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分析陈博来教授运用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处方用药规律,并总结其治痹经验。2.观察健腰通络方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探寻安全有效、可行性强的临床治疗方法,为中医药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1.收集陈博来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门诊处方,通过SPSS Statistics 22.0描述性分析、复杂聚类分析及SPSS Modeler14.1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2.研究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健腰通络方,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片联合甲钴胺片,两组均给予针灸及红外线激光治疗。主要评价指标:中医症候评分量表,以量表积分的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价;次要评价指标: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三个访视点进行评测,随时记录试验过程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价。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双人录入和管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先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治疗过程中重复测量的中医症候评分量表、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取检验水平α=0.05,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收集112个门诊处方进行数据挖掘,涉及药物76味,统计分析结果提示用药频次较高的有牛膝、白芍、茯苓、川芎等16味;常用的药对有当归-白芍、杜仲-牛膝、白芍-川芎等,聚类分析以桑寄生、独活、川芎、牛膝、白芍、全蝎、桂枝、茯苓此八味药最为重点。2.基线比较:最终纳入本研究的两组受试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分布、病程、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具有可比性。3.疗效比较: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治愈2例,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无治愈病例,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其他评价指标:治疗2周、治疗4周分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中医症候、VAS评分、JOA评分、0DI评分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在改善下肢痹痛、肢体麻木、冷痛沉重等中医症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比较:试验过程中,两者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1.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得到陈博来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常用方药为桑寄生、独活、川芎、牛膝、白芍、全蝎、桂枝、茯苓,此乃陈博来教授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健腰通络方加减化裁。2.健腰通络方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的短期临床疗效,在缓解疼痛情况、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与依托考昔片联合甲钴胺片疗效相当。3.健腰通络方在改善下肢痹痛、肢体麻木、冷痛沉重等中医症候方面的临床效果优于依托考昔片联合甲钴胺片。4.健腰通络方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