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性别歧视的伦理审视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x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体是培育和践行男女平等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宣传男女平等价值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媒体是信息的传递者,而且,力量越来越强,特别是主流媒体的传播力量更是不容小觑。媒体传递的内容正塑造我们的社会、政治、国家的话语,甚至人类的思维形式和生活习惯,让人们的审美眼光和道德价值观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在目前的全媒体时代,由于处理不好或者监测不力出现强化不平等思想文化现象,特别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如网络词汇“剩女”“女汉子”“绿茶婊”“女博士”等字眼的出现和广泛的被运用传播,这些词汇的背后实则是对女性的嘲讽。而女汉子正是嘲讽阴盛阳衰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的背后是扼杀了男子汉形象的教育,激化男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娱乐而已”的话语习惯,已经深入到生活的细节层面,成了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女性在这种文化中饱受诟病,表明了女性在当今社会中并没有取得和男性一样的地位,其还是会受到一定的歧视。媒体传递着局限性的女性形象并渗透进我们文化的方方面面。通过大量的重复的高频出现的含有男权文化观念信息的传播,值得反思。
其他文献
儒家伦理道德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如今道德崩溃、价值混乱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提儒家传统文化,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支柱。而作为儒家道德文化的
目前伴随改革开放,经济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深层演进,各种观念和意识形态冲击着人们道德认知,甚至形成了一些有悖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消极、错误的思想观念。中
本文通过研究诺齐克与罗尔斯国家合法性证成中的两种不同证成路数,论述最弱意义国家观与平等基础上的国家观的不同之处,揭示了两种观点的分歧实质上是合法性证成中自由与平等的
高新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宠儿,不容置疑的是,技术的确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利,然而随着技术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技术发展领域的广泛化,技术所表现出来的负面效应也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