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于1918年创作的《狂人日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狂人日记》出现以前的中国文坛,还是古典小说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鲁迅作为优秀的“拿来主义”者,在借鉴、吸收外国文学营养的基础上,运用意识流创作手法创作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意识流小说《狂人日记》。《狂人日记》的出现,引起了文学界的重视。此后的许多作家纷纷借鉴和继承这种小说不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而是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等新的创作方法来表现内心的情感。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影响,对鲁迅《狂人日记》的意识流手法进行了丰富和改造,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意识流小说。本文以鲁迅的《狂人日记》和中国现代意识流小说为研究对象,以《狂人日记》为中心坐标辐射整个中国现代意识流小说,考察鲁迅《狂人日记》意识流手法的运用,进而分析中国现代意识流小说在继承其创作手法基础上的丰富和改造。本文认为,鲁迅《狂人日记》意识流手法的运用表现在:以“迫害狂”形象表现被异化主题、情节结构由人物杂乱的意识活动组成、通过“内心独白”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大量运用象征手法。中国现代意识流小说对《狂人日记》意识流手法的丰富和改造主要表现在:开拓了鲁迅意识流小说的表现题材、叙事时空的交错而跳跃、注重对主观感觉印象的追求、叙事视角的多变、对人的幻觉和梦境的描写、注重人物心理分析式的内心独白、陌生化的语言等方面。意识流小说作为中国文学史的重要一支,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中国文学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