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麦田守望者》的精神分析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h644894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田守望者》是一部反映现代西方人精神危机的作品,本文旨在揭示这种精神危机的根源。本研究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第一,小说的主要内容可以浓缩在主人公与书中人物的三个对话中,本文通过对这三个对话的分析,找出了主人公霍尔顿的所爱所憎,以及其精神上的困惑。第二,本文结合弗洛伊德的人格系统理论,对霍尔顿的人格进行了界定,最后得出书中并没有表现出霍尔顿传统意义上的本我,他的本我在其精神追求的过程中转化为和其超我一样的存在,而其超我则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守护,自我则是书中表现出来的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痛苦迷惘的形象。然后通过分析霍尔顿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得出其精神危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而是社会准则之间的矛盾。第三,通过古希腊和朱光潜先生的悲剧理论,得出上述矛盾的根源其实在于人类文明自身,这就解释了《麦田守望者》为什么能引起不同社会不同时空读者群体的共鸣,也解释了其畅销不衰的原因。最后根据这个结论,再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和《麦田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成长经历,推导出解决现代人精神危机的出路在于儿童和青少年人文教育的落实和文艺作品的推广。全文共六章:第一章是简介,介绍了《麦田》的研究背景和文化背景,并提出三个主要问题。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对前人研究中有关霍尔顿悲剧的普遍性的主题进行总结,也对前人精神分析方面的研究做了简单回顾。第三章是关于精神分析批评方法的介绍,并解释了选择此研究方法的原因。第四、五章是本文的主体,主要对第一章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解答。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并结合现实作了推论。
其他文献
因为多人同时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可以给玩家很强的交流的感觉,所以它成为网络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逐渐增加的难度和网络语音通讯等设备的使用,使网络游戏在互联网用户
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被视为非裔女性文学经典。自小说出版以来,国内外专家学
在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通常被比喻为“原作的仆人”,其地位低于原作和原作者,根本无主体性可言。20世纪70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的到来,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作用逐渐受到
作为中国当代杰出作家,余华不断探索尝试——从先锋派短篇小说到长篇小说叙事,再到音乐性散文——前后经历了三次写作风格的转变。作为余华从先锋实验到朴实叙事的转型力作,小说
怪诞手法最初由米歇尔·德·蒙田引入文学界,并且首次在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中得到充分体现。此后,“怪诞之花”便在西方世界繁荣盛开并成为广为人知的写作风格。
《藻海无边》是简·里斯的成名作,也被视为西方现代主义小说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被公认为是名作《简·爱》的前传,自发表以来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