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鹤(Grus grus)是大型涉禽,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中国,灰鹤繁殖区的地理分布范围约在北纬3220′~53,东经76~135;越冬区地理分布范围约在北纬2290′~4030′,东经8750′~12190′。灰鹤在河南省属冬候鸟,广阔的黄河湿地是其重要的越冬地。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我们在豫东黄河湿地对栖息的灰鹤数量、分布、集群和觅食地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2011~2012年的灰鹤越冬期,共观察记录灰鹤60群次,共计1249个个体,平均(21.75±13.53)个体/群。不同月份灰鹤集群数量统计结果显示在黄河湿地,当年10月末为迁来期,11月、12月和翌年1月、2月、3月为越冬期,4月初为迁走期,灰鹤在该区域越冬集群数和集群规模在不同月份变化不显著,在不同滩区有较大差异。在我们调查的5个样地中均有灰鹤分布,其中狼城岗滩区、西樊庄滩区和东坝头滩区灰鹤数量较多,集群规模较大。2、在记录的60个灰鹤群体中,有57个集群共1240个个体,3个家庭群共9个个体。通过聚类分析可将57个集群按5~11、12~17、22~29、32~45只个体的集群规模划分为4组,分别占集群数的38.6%、12.28%、12.28%、36.84%,结果显示在黄河湿地越冬灰鹤集群以每群5~11只和32~45只个体为主,共占集群数的75.44%。该地区越冬灰鹤集群的年龄结构为:成鸟74.11%、亚成鸟16.77%、幼鸟9.11%,属下降趋势。3、采用生态因子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49个灰鹤觅食地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将豫东黄河湿地灰鹤觅食地生境特征概括为:(1)地形因子:地势平坦,开阔程度高;(2)食物因子:覆盖度高的麦田;(3)干扰因子:远离村庄,避开道路和林地,干扰强度低的靠近河流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