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日益关注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发展。在此背景下,教育部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和适应社会。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对学生分数过度追求的现象。但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重知识,轻意义”的现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依然存在,表现为教师“满堂灌”,师生交流不足,合作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学生学习停留在表层知识的识记,对知识的内在意义缺乏深入地理解和追求。近年来,教育界倡导的“深度教学”理念则强调,在教师引导下,挖掘知识的丰富内涵,使学生超越知识的表层,深入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意义。历史学科深度教学的达成,能够突破传统教学中教学的表面化和表演化,实现历史知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在深度教学理念的视域下,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求相应对策则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本文首先对深度教学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深度教学的“深”并非教学的容量和难度,而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层次。其次,对深度教学的发展性、理解性和反思性特点进行阐释。再次,以河南省周口市普通高中在校师生为对象,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最后,结合实际问题分析提出了相应实施对策:建议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要全面分析学情、深刻把握课标、深层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实施阶段,教师要依托问题、情境、探究、对话等教学手段与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蕴含的意义与价值;在课后反馈阶段,要加强师生双方的反思意识与优化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