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半监督学习的多维因素影响的电能表综合误差预测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能表运行的现场环境复杂多变,这就导致电能表在现场的表现与在实验室内检定的表现有所不同,因此电能表的现场检定亟需研究。关于电能表现场检定,不仅要制定现场检定规范,还要保证便携式标准表在实验室内能准确检定。在后者的研究中,还存在着如何确定电能表误差影响因素、如何进行各影响因素的误差实验、如何利用各影响因素的实验误差预测多维因素影响的综合误差的问题。本文通过机理分析、实验建模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内容有:
  (1)分析电能表的运行条件及相应的变化范围,有外部环境及内部电气参数,包括了:温度、湿度、磁场、群脉冲、频率、功率因数、谐波、电流、电压波动等。进而从电能表计量机理上分析这些因素对电能表计量误差的影响。
  (2)对已分析的影响因素进行电能表误差改变量实验,实验结果符合机理分析的结果,可以确定对电能表误差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电流、功率因数、温度、磁场和谐波。为这五个因素搭建三个独立的实验平台:温度实验平台、磁场实验平台、谐波实验平台,实验的误差数据用于建立综合误差预测模型。搭建综合实验平台,该综合实验平台能同时产生温度、磁场、谐波,实验的误差数据作为测试集用于评估模型。
  (3)设计了一种虚拟的五维条件点,并利用改进的半监督自训练学习模型实现三个独立实验平台误差数据共同建模。在改进的半监督自训练学习模型中需要建立一个有监督学习模型,因此本文选用随机森林作为基模型,线性回归作为元模型,建立了基于改进的Stacking模型融合方法的融合模型。通过模型参数选择,最终建立了多维因素影响的电能表综合误差预测模型。综合实验平台的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以及泛化性,并且在算例中相比于IR46国际电能表建议提出的组合误差有诸多优点。
  本文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多维因素影响的电能表综合误差,为电能表现场检定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以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中的军吏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造型、塑造、色彩等方面进行艺术特征的归纳总结,研究其特征、形态、美感,总结其文化设计元素。并通过实践,归纳出多种各具特点、不同手法的图像描绘方式,对其整体造型、局部彩绘、精致细节,进行图像化二维化的处理。再结合男装设计的工艺手法、图案组合方式及应用原则等要素,将描绘图案应用于男装之上,使之成为符合现代时尚趋势及大众审美的艺术形式。以此探索中国古代
学位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具有的无限自我更新能力以及多向分化潜能对由神经系统细胞的损伤或者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造成的细胞的补充或更换提供了基本的生理功能保障。然而目前还没有高效且高产的NSCs诱导为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的技术体系。在本论文中,我们试图开发一种成分明确条件下定向诱导分化小鼠NSCs向OL的体系。首先采用神经球为单位的传
G蛋白偶联受体120(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PR120)是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PCR)家族中一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受体,可以发出多种信号分子调节机体的多种细胞功能,包括分化、增殖、葡萄糖代谢和免疫反应。本研究发现在抗病毒免疫过程中GPR120通过调节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发挥重要的作用。虽然有多种研究表明GPR12
高温空气燃烧(HTAC)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燃烧技术,采用贫氧空气助燃,并将其预热到不低于1000℃的高温,具有高效节能、温度均匀和低NOx排放的效果,受到国内外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目前有关该技术的研究现状,以CO/H/N燃气为例,基于自由基基元反应动力学理论,采用详细化学反应模型,结合Kintecus化学计算软件,进行高温预热下CO/H/N燃烧的数值模拟,并对不同氧气
牵引变电所绝缘子污闪是一种频发的严重事故,其发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是由于绝缘子表面积污严重且污层受潮时产生局部电弧,直至发生沿面闪络。泄露电流变化过程可有效反映绝缘子污闪的发展过程,传感器可有效地监测泄漏电流的变化过程,通过数据趋势可分析绝缘子的积污程度,有效提高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设计人工污闪仿真装置是有意义的。针对这些问题,论文设计了绝缘子污闪仿真装置,该装置通过模拟绝缘子污闪
该论文首先针对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当磁链区段变化时,采用传统的开关状态表,电压矢量对磁链幅值的影响较小,引起磁链歧变的现象,将电压矢量分解为径向和切线分量,通过分析两个分量对磁链的影响,引入区段细分原则改进了开关状态表,改善了系统性能.转矩和磁链的控制是以辨识出的定子磁链为基础的,因此磁链辨识是控制系统的重要部分.论文根据磁链的电压模型和电流模型之间的误差,通过PI调节器补偿定子压降对磁链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电网配电侧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非侵入式电力负荷监测(Non-intrusiveloadmonitoring,NILM)技术成为当前智能电网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为首的电力公司正逐步试点推广具备负荷感知功能的智能电表,加快智能量测体系的建设进程。然而,在现有的辨识算法中,常用的电力负荷特征已经很难提升辨识准确率,准确率有限的问题成为了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研究的技术瓶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