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洗钱犯罪活动威胁到经济运行和金融安全,成为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务的快速蓬勃发展,犯罪分子利用银行产品和服务存在的可乘之机进行洗钱亦随之增多,数额渐趋增大,手段渐趋隐蔽、方式渐趋多样。因此,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业反洗钱机制,提高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成效,已经成为监管机关以及学术界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反洗钱法律法规、监管体制及银行业反洗钱实践角度对我国银行业反洗钱工作展开研究,探讨当前我国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首先,本文从洗钱犯罪及反洗钱斗争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银行业洗钱的危害性,分析了当前我国洗钱犯罪的基本形式,列举了银行业洗钱的主要方式和手段,说明了银行业反洗钱的重要性。其次,鉴于有关防止洗钱犯罪的立法始于国外,因而对美国、德国的反洗钱制度及运行机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我国银行业反洗钱机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加强和优化我国银行业反洗钱机制的建议。再次,对我国现行银行业反洗钱机制进行了分析,重点从反洗钱内控制度、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及现行法律法规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银行业反洗钱进行经济学上的分析,从监管机关和银行机构两个角度提出了加强银行业反洗钱实践的措施。并通过银行洗钱案例,详细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存在的洗钱隐患。最后,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业反洗钱机制,从监管机关和银行机构两个角度提出了加强我国银行业反洗钱机制的对策建议,指出监管机关和银行机构应将反洗钱工作重点放在以下方面:增强我国银行业反洗钱意识;强化银行业反洗钱监管工作;建立我国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激励机制;完善我国银行业反洗钱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健全反洗钱协调合作机制;提高可疑交易报告的有效性;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实际工作,提高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