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灾害和极端天气的频现,使得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自然界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愈来愈大,打破了其本身对二氧化碳吸收与排放的平衡,造成气候问题日渐严重。各国普遍认为推行低碳经济是避免气候灾难性的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则被认为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我国中部地区地理和经济地位显著,但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经济发展资源依赖性很强,碳排放超标问题一直困扰着中部各省。因此在中部地区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改革,逐步转向低碳发展模式是调和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根本途径。在现阶段的研究中,着重于中部地区碳排放问题的研究较少,具体将产业部门细分,以碳排放为约束得出产业结构优化方案的也较少。本文聚焦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问题,力图深入研究从而为中部六省低碳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建议。首先,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特点和碳排放变化趋势,定性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化对于碳排放的影响效应;接着,构建了产业结构影响碳排放效应的模型,采用中部六省2000-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实际验证了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最后,为模拟测度碳排放约束下产业结构优化方案,构建了一个目标规划模型,以最小化具有可比性的碳排放指数为目标,加以经济规模、充分就业、碳排放量等约束条件,采用中部地区最新2014年数据分析得出优化方案,对比产业结构优化前后碳排放和经济状况的改善。产业结构优化模拟的结果直接证明了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降低碳排放、促进就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各省份产业比重变化呈现出来的一致特点是:合理缩小工业规模、大幅扩展其他服务业、控制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建筑业的比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