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神经干细胞的发现及其分离鉴定、培养技术的建立,使神经细胞不可再生的传统理论面临巨大挑战,并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神经干细胞数量少、分布分散,体外培养时取材困难,无免疫原性神经干细胞系建立困难,以及异体移植的种属差异和社会学、伦理学等方面的问题都极大地限制了神经干细胞的应用。成体动物的骨髓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骨髓基质干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向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方向分化。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工作已有一定突破,但诱导形成的神经元样细胞存在着存活时间不长,24小时后大多死亡的问题。故如何延长MSCs源性的神经元样细胞的寿命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MSCs移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虽己取得一定的进展,但MSCs移植后在体内环境下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的比率较大而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比率较小,所以如将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再行细胞移植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实验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和纯化,测定MSCs的细胞活力、生长曲线和贴壁率,用形态学方法鉴定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将培养成功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传代、扩增,以得到一定数量的细胞。以褪黑素(MT)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予以干预,以期延长诱导的神经元样细胞的存活时间,并应用生存时间较长的MSCs源性神经元样细胞,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MCAO)进行细胞移植。观察植入细胞的分布及存活情况,并探讨细胞植入后对MCAO大鼠脑神经元C-myc、Erk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