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评估标准研究

被引量 : 34次 | 上传用户:phoebe_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景道是一种路旁或视域之内,拥有审美风景的、自然的、文化的、历史的、考古的和增进游憩价值的景观道路,是交通价值、景观价值、游憩价值、文化价值、自然价值等多重价值的融合。风景道在国外如北美、西欧有着一定的发展历史,得到迅速发展,并在促进交通规划、景观设计、城市建设、旅游游憩、环境保护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是风景道的发源地、主要实践地和研发基地,国家风景道计划(NationalScenic Byway Program)是保护和促进美国风景道发展的联邦政府风景道推广计划。根据该计划的规定和标准,美国已建设了32条泛美风景道(All-AmericanRoads)和133条国家风景道(National Scenic Byway),形成了由国家、州和地方级风景道构成的国家风景道体系。美国国家风景道计划的出台更加有效地指导了风景道开发和管理,也标志着美国风景道建设进入了从国家到地方的有序管理和规范化发展的新时代。包括评价方法、技术和标准等内容的风景道评价体系和评估标准是风景道研究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工作,也是国家风景道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既具有奠定风景道理论基础的重要作用,也具有推进风景道认证工作的重大实践意义。通过对国外大量研究文献、法案法规和技术指南进行翻译、归纳、总结、理论提升的基础上,本文侧重对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评估标准进行研究,同时也涉及到了评价方法、评估管理程序等方面的研究。此外,在对国外风景道评估标准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结合实践工作对中国风景道评估标准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应用美国国家风景道评估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鄂尔多斯风景道规划实践探讨了风景道评估标准,希冀对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估标准的建立,以及未来中国国家风景道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开展的省级风景道体系的研究和认证工作,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和准备,以推动风景道在我国的伟大实践工作。目前我国风景道规划理论与实证研究尚处于零散状态,是适应规划的需要而衍生的,仅有少数实证研究探索,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学科范式研究。对于风景道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的研究尚为空白。而风景道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又是风景道理论研究中最为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同时它又是开展风景道认证工作,指导风景道体系建设实践中最为关键的方面。因此,本文研究最大的创新和意义在于:通过对大量外文资料翻译梳理、归纳总结和理论提升,对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评估标准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地开拓性研究,并率先在中国进行了风景道评估标准实证研究工作,为我国风景道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构建提供理论和实证研究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从国内外银行业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分类数据和部门分类数据人手,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中外银行业操作风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银行操作风险集中在内部欺诈。中外典型案例的
流程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流程制造业的物流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但是,物流问题对于流程型制造业的影响十分重大而深远。通过对连续流程制造业为
针对"PC+运动控制器"型开放式数控系统,利用编译原理、软件工程的思想及Delphi7软件,设计实现了一个G代码编译器模块程序。运用了G代码分组思想,构造了一种中间代码格式,为后续
中央决定尽快编出文科教材周扬立下“军令状”1958年开展教育革命,片面强调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秩序,批判了原有
大数据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我校已经成功申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学校自身教学资源与办学条件科学设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房地产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只有合理制定及执行企业的发展战略,才能确保房地产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依据现代企业管理及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WTO,电力行业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阶段后,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开端的电力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电力企业面临着大量机遇和严峻挑战。X发电有
我国公务员制度从初步建立、逐步探索,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随着公务员制度的推进、发展和完善,作为公务员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务员福利制度也逐步建立发展起
<正>2017年9月26日,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发布信息,警示洛哌丁胺高剂量或超高剂量被滥用或用作阿片戒断治疗类药物时存在严重心血管风险,这些风险包括QT间期延长、
我国是电器生产和消费大国,废旧电器产生量巨大。废旧电器对生态环境具有危害性,但又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为出发点,运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