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世界各个国家在改革课程时都非常注重科学本质的认识,并将其作为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关键内容,我国同样重视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培养,我国政府在2006年专门针对全民科学素质的培养出台了(2006-2010-2020年)》,之后在2011年和2017年分别对“认识科学本质”的意义进行了阐释。然而,我国对科学本质的教育现状并不乐观,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梳理了科学本质的研究现状,发现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高中化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世界各个国家在改革课程时都非常注重科学本质的认识,并将其作为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关键内容,我国同样重视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培养,我国政府在2006年专门针对全民科学素质的培养出台了(2006-2010-2020年)》,之后在2011年和2017年分别对“认识科学本质”的意义进行了阐释。然而,我国对科学本质的教育现状并不乐观,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梳理了科学本质的研究现状,发现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研究者将其与科学本质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研究方向为“融合科学本质的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策略”。笔者旨在弄清楚的问题是:科学本质的内涵是什么?运用本研究提出的教学策略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能否帮助学生有效理解科学本质?融合科学本质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又能否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进行完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水平均有提升,但是实验班提升更明显,且实验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比对照班好,所以采用“融入化学史”、“科学探究+反思”、“显性”教学等教学策略能有效提升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研究还发现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不能显著提升学生对“理论与定律的区别”的认识。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分析了当前的教育政策,对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情况以及科学本质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明确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对目前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了本研究界定的科学本质内涵和融合科学本质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策略。第三章是本研究的研究设计,选择高一两个平行班作为样本,面向这两个班的学生开展对比教学,在教学前后发放高中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并进行元素化合物专题测试。第四章用软件SPSS 23.0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第五章为本研究的结论、启示、创新与不足。
其他文献
啶虫丙醚是一种主要防治鳞翅目类害虫的杀虫剂,它具有与现有杀虫剂完全不同的结构和作用机制。该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对蔬菜和棉花上的许多鳞翅目类害虫有卓越的杀虫活性,但对各种节肢动物的影响较小。因此,在害虫综合防治过程中,啶虫丙醚起到了很好的防效作用。本文根据啶虫丙醚的骨架结构以及课题组前期工作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及修饰,期望能够得到高效防治害虫的化合物。通过对啶虫丙醚的结构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科学教育领域的重要目标。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的思维核心,教师的模型教学行为是培养学生模型认知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化学模型的界定与分类,学生心智模型和建模能力的现状调查,以及模型教学的行动研究,对化学教师模型教学行为本身的关注比较缺乏。中学化学教师的模型教学意识整体还有待提升,对优秀教师的模型教学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评价
条件恐惧训练可诱导动物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神经元产生可塑性变化,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听神经元频率感受野的改变及最佳频率(best frequency,BF)漂移,而对其他声反应参数如首次发放潜伏期以及反应时程等缺乏报道。本实验室先前在离体脑片水平的膜片钳实验发现,经条件恐惧训练的小鼠初级听皮层神经元发生持续性发放(persistent activity,PA)的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中各个学科“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均对育人模式的转变、育人目标的科学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就是要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在化学学科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生成性,以便发展高中生对解决化学学科复杂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师需要从权威式的灌输式教学向平等有效对话的教学方式转变。但是大多数一线化
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ChE)和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sin,CTR)是丝氨酸水解酶家族中的两个重要成员,其中BChE主要是负责降解乙酰胆碱、丁酰胆碱、琥珀酰胆碱或诱发神经传导等相关疾病的物质,它的功能紊乱会诱发阿尔兹海默症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CTR则主要是一种负责消化体内肽类物质的代谢酶,这个过程往往发生在生物体的胰腺中,而它的异常会引发多种胰腺疾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而Ⅱ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在全球快速增长,是世界上最普遍、治疗最昂贵、最致命的慢性疾病之一。人体肝脏果糖-1,6-二磷酸酶(Hu-FBPase)是糖异生途径中的一个关键调控酶,通过抑制Hu-FBPase可以达到降糖效果,被认为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重要靶标。H u-FBPase是一个同源四聚体,在每个单体中各含有一个底物结合位点和AMP变构位点。目前很多Hu
学校作为科学教育的主营地,承担着培养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使命。但由于教学空间、教育规模等因素,学校科学教育在课程资源、教学实施等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学校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有限的教学投入也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随着国家对馆校合作教育补偿作用的日渐重视,学校科学教育改革的现实瓶颈也对馆校合作的科学教育活动提出诉求。本研究基于校方需求侧视角,围绕如何有效促进馆校合作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发和实施
城乡差异是城乡发展是否均衡的测量器,它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关系到国家民生的发展大计。城乡教育差异是城乡差异的重中之重,城乡教育差异现状是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力度的检测。因此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立足于化学学科的视角,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个角度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高中化学教育的城乡差异现状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全面地形成对湖北省城乡高中化学教育现状的准确认识,找出城乡教育差异及亟待解决的
实践性知识是社会个体基于社会实践这一背景下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实践认识论是个体基于实践背景下的认识论。教师作为社会实践的群体之一,基于实践性知识与实践认识论的角度来探究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教学设计这一教学实践因素为例,对不同类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以及实践认识论进行探究。具体研究问题如下:第一,不同类型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实践性知识是什么?他们之间存在哪些差异?第二,不同类型的教师的教学设
多环芳烃(PAHs)是致癌性的有机污染物,由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是常见的环境污染物,人类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暴露于PAHs当中。长期暴露于PAHs中易导致活性氧(ROS)的产生,从而造成DNA氧化损伤,增加呼吸、心血管、免疫疾病和癌症的发病率。尿液中单羟基多环芳烃(OH-PAHs)被广泛认定为评估PAHs环境暴露水平的生物标志物。8-羟基-2’-脱氧鸟苷(8-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