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魃为虐,如惔如焚——明代山东旱灾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gtzyj_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旱灾是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就其影响范围和发生频率来看,都居各种气候灾害首位。我国每年都有大范围地区发生旱灾,尤其是今年云南、贵州严重干旱的发生,使旱灾的预防和救助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作为北方省份,山东是旱灾重灾区,四季都可能发生旱情,而以春旱、夏旱为害最大。据史料记载,明朝一代277年,山东有209年出现程度不等的干旱,发生概率为75.7%,其中不乏特大旱灾和大旱灾,因此有一定的代表性。旱灾研究的深入对于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河南、山西、陕西等北方内陆省份相比,山东东部有海运南达江浙,北到辽东,西部有运河通过,又有其交通上的特殊性。永乐后,山东作为“两京通衢”,连接南北直隶,处于南北方交界地带,有其地理上的特殊性。在旱灾发生时,这些特殊性在灾情扩展、救灾效率方面都有其具体表现。这些问题的梳理,对应对旱灾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了更具体、更全面的展现旱灾的危害,重点以万历四十三年、四十四年山东发生的特大旱灾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1895年至1920年初,是中国思想文化从传统过渡到现代、承先启后的“转型时代”。其中,五四时期又是转型时代的高潮。从思想内容的变化上看,转型时代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在于价值取向
史料的匮乏曾长期限制着学者对孙吴历史的研究。走马楼吴简的出土,为我们全面、深入地研究孙吴历史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资料。本文以走马楼吴简为研究对象,以身份和秩序的关系为
对外扩张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实质和目的,但考虑到自身的实力,美国早期的外交政策带有孤立主义色彩,特别是十九世纪初,美国还是个相对弱小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刚取得独立战
学位
海盗活动是重要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索马里反海盗合作已成为后冷战时期非传统安全领域内国际安全合作的重要议题。索马里海盗问题的产生有复杂的内外因素。国内政局失控和长期
丁文江(1887-1936),字在君,江苏泰兴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地质科学家,政论家,学者,报人。本文以丁文江的社会改革思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总体的考察,并对其思想的产生及特征进
本研究课题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原则,在运用历史学方法的同时,采用文献解读、定性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阴阳的文化内涵及其英译方法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
本文以清末至民国时期在中朝边界进行跨国活动的韩人移民为主轴,兼及上海、广州等地的韩人活动,考察韩人移民的历史背景、迁入过程与地域分布,并讨论东北亚各国对韩人移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