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月12日,在经历了3个月的调查,收集了上万份调查样本之后,中国消费者协会正式公布了其与全国45个地方消费者协会(委员会)联合进行的《全国城镇消费维权状况调查报告》。这份洋洋洒洒两万多字的报告显示,我国消费者的知情权正受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的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体现的是一种非平等的关系,强调给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以保护,体现了追求实质上的自由平等的现代法的精神,是现代民法确立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从理论上说,在消费者的各项权利中,消费者知情权是一项基础性权利,它对消费行为是否合乎权利主体的真正意愿有着直接影响。毕竟充分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前提。如果消费者不能在知悉真实情况的条件下进行消费活动,最后可能会与他们的愿望相差甚远,甚至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对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少消费者的交易风险与损失,对于扼制不正当的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及促进社会生产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在消费者权利中处于基础性权利的知情权来说,对它的侵害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甚至会直接导致消费者其他权利不能实现。知情权作为消费者所享有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权利已为世界各国立法普遍确认。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基本法的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体系。但由于传统观念和现有司法体制的影响和制约,长期以来,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在我国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并未引起与其地位相当的关注。与之相对应,我国对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相关制度也并不完善。从实际运作效果来看,我国对于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实体性和程序性法律规定更显得比较薄弱,效果也差强人意,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本文以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主线,兼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从消费者知情权的产生、发展开始探讨,对消费者知情权概念、含义等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我国法律对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意见,以期能对改善我国消费者知情权严重受侵害的现状做一点贡献。文章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历史发展做了考察,并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概念做出了分析;第二部分探讨了我国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呼吁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建立更完善的保护制度。第三部分从保护我国消费者知情权的途径、措施、及对网络交易的特殊保护机制等几个方面着手,为加强我国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提出了制度性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