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逊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yl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逊是梁代比较有名的诗人之一.他家世儒雅,虽非出身世族,但其祖上曾有人任过朝廷要职,其从兄弟何思澄、何子郎在梁代也很有诗名,可以算是缙绅之家.但他以卑微官职起家,一生也没有大的作为,仕途并不顺利.永明年间"竟陵八友"的沈约等人对何逊的创作才华很是赞赏,何逊的诗歌以清新、自然、不事用典而得到当代诗坛领袖的称赏,后代评论家对何逊诗歌也评价较高,但对后世影响极深的萧统编撰的《文选》里,却没有收入何逊的作品.这个问题值得思考.该文第一章论述了何逊儒雅的家世,对他的生平和部分诗作年鉴做了浅近的考证,对他仕宦不达原因作了几方面的推测.第二章对何逊现存诗歌内容做了归类,对其诗歌艺术特色做了分析,并探讨了何逊诗歌在声律和情感的表达方面对后世的影响.何逊现存文很少,且大都为短制,该章对这部分内容只稍作论述,不作深入研究.第三章主要讨论被称为"文章渊薮"的《文选》为何没有收入何逊的作品.
其他文献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关注现实和人生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家们时刻不忘自己的人生追求、忧国忧民
在清代,袁枚以“性灵说”抨击复古模拟的诗论,强调个人的情感、灵性,提出重情审美的文学观念,与当时复古的思潮形成鲜明对照;他独特的性格和思想,放荡不羁、率性任真的处世方式,和以
本文以新世纪以来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有影响的大报为材料来源,考察了报纸新闻标题在语言使用上的特点。文章主体部分共四章:  第一章,新闻标题概说。简要介绍了新闻标题的含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的政治经济氛围间接地催生了中国多元文化意识的形成。余华乃至整个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正是借助这股东风而登堂入室进入了中国文坛。在
该文拟对陈望道语法修辞学思想进行力求全面的探究.陈望道语法学思想指陈望道语法学著述、论文中体现出来的语法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其核心是在辩证唯物观的指导下,吸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