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谢宾斯基三角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形几何理论诞生于1975年,自问世以来,分形不仅在科学和艺术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更是颠覆性地为人们理解自然和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建筑学作为一门融合科学和艺术的学科,一直以来深受数学尤其是几何学的影响,分形几何的产生为建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创作带来了全新的变革。谢宾斯基三角是一种经典的分形图案,已被一些先锋建筑师应用于建筑创作中,然而受限于其自身形式与建筑空间的矛盾,其在建筑上的应用范围仍然有限。将谢宾斯基三角进行改造后的亚谢宾斯基三角巧妙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从而极大地扩展了其在建筑上的应用。本论文就亚谢宾斯基三角的概念及其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展开论述。通过研究其自身的几何特性和构成法则,指出其和一般性建筑立面设计之间存在联系,并探讨在这方面应用的可能性;同时结合分形建筑创作的一般原则,总结出将亚谢宾斯基三角应用于建筑设计上的创作思路,以此创造新的建筑形式和空间形态。在文章开始,作者简要介绍了该课题研究的背景,并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框架和主要的研究方法。文章的正文分为概念阐释,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三个部分。第二章为基本概念的阐释,主要介绍了亚谢宾斯基三角的生成和特性,以及其和其他经典分形以及相关理论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为理论研究部分,讨论的重点为亚谢宾斯基三角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可能性,包括其和一般建筑立面创作的关系,以及对谢宾斯基三角在建筑上应用的传承和超越,并总结出将亚谢宾斯基三角应用于建筑创作的一般思路。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为实践应用部分,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以四个基础模型验证前述理论的可操作性,它们仅仅是设计的雏形,为实验性质的探讨。第五章通过四个已经完成的建筑工程实例来综合论述该课题,它们是将相关理论结合设计条件转化为现实中的建筑的尝试。在文章的结语部分,作者总结了该课题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其他文献
“屋顶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原始的建筑物只不过是个屋顶而已。”这个简单的“屋顶”成为一切建筑艺术的原点,更是不可或缺的建筑构成因素。建筑艺术的卓绝表
论文通过现场测绘、匠师访谈、电子建模等方式,对福建永安青水民居进财祠的建构及其更新展开探讨,重点分析了进财祠的木构节点,结论如下:  第一,复合的结构类型。进财祠具备穿
老龄化问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速度逐年上升,兼顾老年人退休休闲生活日益丰富现象,提供适宜老年人活动的休闲空间随之成为一项首要工作。西
随着北京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的许多旧住宅,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的住宅区正面临着被拆除重建的状况,这不仅损失掉许多有价值的建筑和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更割裂了北京城市
城市居民对高质量居住环境的需求日益提高,居住区绿地对改善居住环境作用明显,但居住区绿地对环境的影响缺乏定量的研究。当前国家标准中的各项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仅仅针对各种污
小城镇发展及其导致的社会现象已构成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其中,小城镇中心作为全镇居民的活动核心和对外窗口,是小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正越来越受到
建筑应当关注其所处的地点、定居于具体的场所并显现场所精神。时间是场所形成不可或缺的要素,对场所精神的塑造尤为关键。本文以现象学理论为基础,以时间体验为切入点对建筑的
目前,我国的步行街建设尚处在发展阶段,许多城市的步行街都面临着活力衰退的困境,因此,一些城市提出了步行街的改造建议.针对这些情况,本论文站在城市建设的角度展开了对激发
本文以我国古代木楼阁作研究对象,将历史典籍文献、考古发掘资料、现代研究论著、现场调研等相结合,在古建筑架构思路分析基础上,就木楼阁建筑结构体系、构造方式,及其产生、发展
当代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本文试从建筑师的角度,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思想基础,从功效、结构、能源等向度,对当代超高层建筑设计重要的概念、方法和策略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