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确定的状态下,人们的决策往往会出现偏差,锚定与调整启发式就是其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决策偏差,这一决策偏差的核心内容是锚定效应。虽然对于锚定效应的研究已近40年,许多研究者在锚定效应的产生机制、影响因素,以及锚的种类等方面进行了探究,但对于如何能够消除或减少这种顽固的认知偏差仍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从社会属性角度以及个人认知的角度,探讨两个新的影响因素——自我构念和认知风格,对减少个体锚定偏差产生的作用。本研究的结果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锚定效应的认识,也为如何消除锚定偏差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共包括一个预实验和三个正式实验。由于是对消除锚定偏差因素的探索,所以实验设计上先采用相关研究考察自我构念和认知风格与锚定偏差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实验法来启动不同水平的自我构念和认知风格,进一步对两者之间的关联进行探究。研究结果中锚定分数越大,代表个体给出的估计值与锚定值的差别越大,即越少受到锚定值的影响。预实验的目的是为对研究中所采用的锚定问题内容进行筛选,最后确定九道可使用的题目,在之后的正式实验中分别各使用三题。研究一采用相关研究的方法,考察个体自我构念特质和认知加工特点,与个体产生锚定偏差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两个因素都与个体的锚定偏差显著相关,表明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实验研究。在研究一的基础上,研究二探讨自我构念对锚定偏差的影响。对独立型自我构念和互依型自我构念进行实验启动,查看不同条件下个体所产生锚定效应的程度。结果表明,相互依存的自我构念相对于独立的自我构念,被试所产生的锚定分数更大,也就是产生的锚定效应的程度更小。研究三探讨不同认知加工方式对锚定效应的影响。研究中启动被试整体或局部的认知风格,并完成决策任务的判断与回答。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整体的认知风格相比于局部的认知风格,被试产生的锚定分数更大,即受锚定值的影响更小。通过三个研究得出结论,自我构念和认知风格,都与个体的锚定偏差存在显著相关。互依型自我构念相对于独立型自我构念,所产生的锚定偏差更小。同时,整体的认知风格相对于局部的认知风格,所产生的锚定偏差也更小。因此,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特定的自我构念和认知风格可以减少个体产生锚定效应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