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球白菜耐热性鉴定方法及其耐热基因片段克隆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348892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夏季自然高温条件下观察结果,选取耐热性差异明显的10份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Makino)为试验材料,探索出一套较为准确的不结球白菜苗期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了夏季高温季节栽培条件下的成株期形态指标与各品种耐热性的相关性;阐明了不结球白菜在热激条件下相关生理生化特性与品种耐热性的关系;同时还从不结球白菜中克隆得到一个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BOHSP612,为进一步研究不结球白菜中热激蛋白基因打下了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结球白菜苗期耐热性鉴定采用人工气候箱高温处理方法,分别于2009年秋季和2010年春、夏季,在6种不同的高温条件下对10份不结球白菜材料进行了连续7d的高温处理。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高温胁迫下,各供试材料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热害症状,如叶片反卷、失绿等,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热害症状加剧。春季和秋季采用37℃/27℃(d/n)处理幼苗4d后调查热害指数,可以显著反映出不结球白菜各品种间的耐热性差异。而夏季自然高温条件下育苗后在37℃/27℃(d/n)则下不能区分不结球白菜各品种间耐热性差异。2.不结球白菜成株期耐热性鉴定采用田间自然高温鉴定方法,分别于2010年春季和夏季,对上述10份不结球白菜进行成株期耐热性鉴定,并计算其与苗期热害指数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春季不结球白菜成株期各项形态指标中除叶宽与苗期热害指数显著相关外,其余指标均不显著。而夏季不结球白菜成株期形态指标中叶片数与苗期热害指数呈负相关,其余指标均呈正相关;其中株幅、叶长和叶宽与苗期热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叶柄长与其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3.不结球白菜生理生化指标耐热性鉴定以不结球白菜苗期鉴定结果中的耐热品种雪克青和高华青,中等耐热品种三伏和抗热605以及热敏品种四月慢和矮脚黄为试验材料进行连续10天的热激处理,测定了热激处理对不结球白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膜透性、丙二醛(MDA)、保护酶活性以及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处理后,耐热品种叶片中Pro含量和SOD、POD、CAT活性的相对增幅大于热敏品种,且分别处理4(Pro)、6(SOD、CAT)和8(POD)天可以显著区分各品种间耐热性;热敏品种叶片中电导率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的相对增幅大于耐热品种,并且处理6(电导率)和8(MDA)天效果最佳,可作为鉴定标准之一;同时热敏品种叶片中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含量相对降幅大于耐热品种,并且第4(叶绿素a)和6(总叶绿素)天耐热品种相对降幅最小,热敏品种最大,中等耐热品种居中,各品种之间差异显著,可以作为耐热性鉴定的标准。然而研究发现叶绿素b含量变化较为复杂与各品种间耐热性无显著相关。4.不结球白菜耐热相关基因特异片段的克隆利用已发表的甘蓝耐热相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不结球白菜抗热品种高华青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特异片段扩增,获得了不结球白菜耐热基因特异片段序列,命名为BOHSP612。序列分析发现,不结球白菜BOHSP612基因核苷酸特异片段序列长度为612bp。用BLAST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它们编码的核苷酸序列与一些芸薹属作物、拟南芥、大豆、花生等核基因组部分序列、耐热相关蛋白mRNA序列以及一些假基因和假定蛋白mRNA序列有较高同源性。
其他文献
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对于学生的管理模式应该进行不断创新,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管理原则以及高等教育的规律,对学生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依托大学文化精神,不断提高
安梨为燕山地区特有的果树品种之一,在燕山地区有着特殊的资源优势,在山区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充分发挥地方优势资源的产业潜能,进一步提高燕山地区安梨生产的经济效益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是一种脱离自身实际情况,盲目追求消费品的符号价值,并由此导致的非理智的不合理行为,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心理学角度,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受到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会通过改变自身的植物学性状来适应不同的环境,矮化就是植物适应逆境的一个典型表现。矮化的植株能量消耗较少,所以能够适应不良的生长环境。大量研究表明,赤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