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牛乳和羊乳游离寡糖结构解析及抑菌活性和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比较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母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尤其是乳寡糖,结构复杂多样,是乳中除乳糖和脂肪外的第三大固体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相比人乳和牛乳寡糖,关于羊乳寡糖结构及功能的报道较少,尤其是同时进行人乳、牛乳及羊乳寡糖组结构及生物功能的相关研究更少。此外,乳寡糖是一种非消化性寡糖,能够到达肠道通过发酵产生有机酸,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的增殖,具有维持肠道菌群稳定的功能。研究表明乳游离寡糖可以促进异常小鼠肠道菌群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关于乳寡糖对正常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展开乳游离寡糖对正常菌群结构的影响是必需的。此外,临床研究表明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感染疾病的概率远高于母乳喂养的婴儿,但一直以来对配方奶粉的改进主要集中在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添加和平衡上,对于乳游离寡糖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通过对不同物种来源乳游离寡糖进行全面解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乳寡糖的生物功能,也为找出母乳和婴儿配方奶粉的差异所在、进而改进配方奶粉的功效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以人、牛和羊乳游离寡糖组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三种乳寡糖组结构进行解析,并对其进行定量。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人乳、牛乳和羊乳游离寡糖组对五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同时以实验小鼠为模型研究了三种不同的乳游离寡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所示:1.游离寡糖组的结构解析及定量1)乳寡糖组结构解析本章利用UHPLC和MAIDI-TOF MS对乳游离寡糖组进行了结构解析。本研究中采用氯仿甲醇法提取乳游离寡糖,经UHPLC检测后收集单峰进行MALDI-TOF MS分析。将一级质谱得到的质荷比经Glyco Workbench查询得到可能结构,将液相色谱洗脱时间转换为GU值后,结合GU值进一步推测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二级质谱进一步确定所得结构的准确性。结构解析结果表明:人乳中检测到34种寡糖结构,唾液酸修饰寡糖5种,岩藻糖修饰寡糖10种,其中11种结构为人乳中独有寡糖结构,未在牛乳和羊乳中检测到;牛乳中检测到28种寡糖结构,唾液酸修饰寡糖12种,岩藻糖修饰结构有4种;羊乳中检测到29种游离寡糖结构,唾液酸修饰寡糖8种,岩藻糖修饰结构有6种,且羊乳中未检测到独有结构。其中羊乳和人乳检测到共有结构有23种,牛乳中有18种结构与人乳相同,表明相比较牛乳,羊乳与人乳相似度更高。2)乳寡糖的相对定量本章通过标准曲线对乳寡糖组进行相对定量。以麦芽五糖为标准品,经UHPLC检测后得到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峰面积,绘制麦芽五糖浓度与液相峰面积的标曲。乳游离寡糖经UHPLC检测后得到峰面积,将峰面积代入线性回归方程就可得到乳寡糖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提取过程中的损失的情况下,等量的乳中得到的人乳寡糖量是牛乳和羊乳寡糖量的10-15倍,羊乳寡糖量略多于牛乳寡糖。2.乳游离寡糖的抑菌活性本章以大肠杆菌O157、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为目标菌,研究了人乳、牛乳和羊乳游离寡糖对致病菌生长以及致病菌黏附到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生长曲线和抑菌圈考察乳寡糖抑制生长活性,结果表明人乳、牛乳和羊乳游离寡糖均没有抑制生长作用。抗黏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三种乳游离寡糖对五种致病菌黏附到Caco-2细胞上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不同,人乳寡糖抗黏附活性优于羊乳寡糖优于牛乳寡糖。3.乳寡糖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本章以实验小鼠为模型,考察了人乳、牛乳和羊乳游离寡糖对正常肠道微生物组成和丰度的影响。对5周龄的C57/6J野生型小鼠灌胃乳游离寡糖,21天后收集小鼠粪便进行高通量测序,比较不同处理组小鼠肠道微生物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测序结果表明摄入人乳、牛乳和羊乳游离寡糖的小鼠肠道微生物的菌群组成和丰度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乳和羊乳寡糖处理组中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对照组保持一致,而牛乳寡糖处理组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显著增加,与拟杆菌门成为优势菌。此外,虽然人乳和羊乳寡糖处理组的优势菌群不变,但菌群丰度发生了显著改变,Firmicutes丰度显著增加,羊乳寡糖处理组Proteobacteria丰度显著下降。综上表明人乳和羊乳寡糖对促进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而牛乳寡糖则会对肠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结论:本文在组学层面上对人乳、牛乳和羊乳游离寡糖结构、抑菌活性和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HMOs、GMOs和BMOs在结构和含量以及对肠道菌群结构的调节作用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抗黏附活性但不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且人乳游离寡糖抗黏附活性优于牛乳和羊乳游离寡糖。本研究结果表明乳寡糖结构差异很可能是造成配方奶粉和母乳喂养的婴儿健康状况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为改进奶粉配方或寻找替代品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果实成熟,是指果实完成生长发育之后,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过程的集合,这一过程也是影响果实的采后品质以及贮藏时间的关键因素。梨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广的果树之一,梨果实因其具有甜美多汁,肉质细腻,皮薄个大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喜爱,作为呼吸跃变型水果,梨在成熟过程中会释放大量乙烯从而加快果实成熟,可见,乙烯是梨果实成熟的重要促进因子。人们为了提早或延长果实的成熟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通常采取喷施乙烯利、1
随着纳米银(Silvernanoparticle,nAg)类抗菌、消毒产品的广泛使用,nAg可随污水最终排放至城镇污水处理厂,对活性污泥微生物造成毒性胁迫进而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N-乙酰高丝氨酸内酯类(N-acyl homeserine lactones,AHLs)信号分子可根据活性污泥微生物群体中细胞密度变化调控自身基因表达进而调节群体行为。因此,探究nAg胁迫下活性污泥混合液中AHLs变化
哺乳动物卵泡内部缺乏血管分布,导致其内部的卵母细胞和卵丘颗粒细胞处于低氧状态(对人类来说氧气含量大约在1.3%-5%之间)。有研究指出,低氧会影响细胞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组蛋白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调控基因表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卵丘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作为功能上的合胞体,两者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对卵泡和卵母细胞的发育至关重要。卵丘颗粒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会影响卵母细胞的状态和功能。但
可溶性玉米纤维(Fibersol-2)是一种抗性麦芽糊精,在增强动物肠道屏障功能和促进生长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Fibersol-2对仔猪生长性能、后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用28日龄、初始体重为(9.65±0.44)kg的杂交(杜×长×大)仔猪448头,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分别饲喂4种日粮:基础日粮分别加0(对照组
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在我国南方种植规模较大,其接种相应的根瘤菌后可以高效发挥固氮作用,提高生物产量,增加还田后的改土能力。本文通过选择几种较为常用的紫云英品种与根瘤菌菌种相互接种,比较紫云英与根瘤菌之间的专属性差异,并通过多点取样,对影响紫云英根瘤特性的土壤理化指标进行分析,还通过野外筛选及实验室提取,力求发现并分离纯化高效的紫云英根瘤菌菌株。1.不同品种紫云英接种根瘤
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具有强烈“三致”作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分布于水体、土壤等环境中,可通过土壤-植物系统污染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因此PAHs对食物链的污染及其阻控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PAHs在不同生育期作物各器官的分布规律及阻控作用对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影响目前尚未明晰。本文通过PAHs暴露实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小麦各部位对萘、菲、芘的累积情况,探讨了根向茎、叶、籽粒的迁移以及叶
不结球白菜(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是一种重要的一二年生叶类蔬菜,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营养类化合物如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非营养类生物活性化合物如黄酮、花青素、山奈酚和槲皮素等这些生物活性成分。这些化合物对癌症和炎症,老年痴呆症,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虽然不结球白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大宗蔬菜,受广大消费者欢
砷(A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海洋、淡水和土壤环境中的有毒类金属。在自然环境中,砷有多种形态,不同形态的砷毒性不同。将砷从毒性较大形态转化到毒性较小的形态,是生物重要的解毒机制之一。作为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微藻对砷的吸收和解毒过程比较复杂,可能通过藻体表面吸附、亚砷酸盐(As(Ⅲ)的氧化、砷酸盐(As(V))的还原、As(Ⅲ)甲基化、有机砷化物的合成、外排等一系列过程共同作用,同时也受环
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是主要的植物蛋白来源,也是主要的油料作物,我国的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大豆品种众多。我国南方春大豆产区,夏季高温多雨,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影响了大豆种子的发育,导致部分籽粒在田间条件下发生劣变,种子活力出现下降,种用价值下降。本实验室前人对种子劣变抗性品种湘豆3号和不抗品种宁镇1号进行双向电泳筛选到差异表达蛋白GmSBH1,并以其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
蚕豆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豆类作物,所含营养素种类丰富,是理想的营养代餐粉原料。本文根据产品复配和产品人群需求的原则,进行低能量蚕豆营养代餐粉的配方设计,开发出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等活性功能—适用于肥胖患者、糖尿病人,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营养粉产品,具体研究如下:1.低能量蚕豆营养代餐粉配方设计:首先参考中国食物成分表,依据低能量、高饱腹准则,筛选出作为营养粉的豆类原料、谷物原料和高膳食纤维原料,即蚕豆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