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颗粒形貌的调控及其对磁流变材料性能的影响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fe1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流变材料(Magnetorheological materials,简称MR materials)是一类具有磁场响应能力的智能材料,通常由非磁性的基体材料和软磁性的微纳米磁性颗粒组成,在军用、民用领域都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以硅油为基体的磁流变液和以橡胶为基体的磁流变弹性体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磁流变材料。磁性颗粒种类、粒径、磁性能以及在磁流变材料中的体积分数等因素对磁流变材料性能的影响已有全面深入的研究,而磁性颗粒形貌对磁流变材料性能的影响却鲜有研究。尽管有理论指出,颗粒的形貌对磁流变材料的性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缺乏相关的实验佐证,其原因在于颗粒形貌的改变通常会伴随粒径、磁性能的改变,从而无法将颗粒形貌作为独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备出粒径及磁性能相似、而形貌不同的磁性颗粒是研究颗粒形貌影响的前提和关键。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多种形貌钴微米颗粒。通过控制溶剂热反应过程中的反应试剂、碱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反应温度等,实现对钴颗粒生长过程的控制,制备出形貌各异的四种钴颗粒。根据研究目的,最终选择粒径和磁性能相近的球状和花状两种钴颗粒作为磁流变材料的分散相,以研究磁性颗粒形貌对其性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首先,研究了颗粒形貌对磁流变液性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通过测试两种颗粒对硅油的接触角,评价颗粒与载液硅油的润湿性;而后利用旋转流变仪测试了两种磁流变液的粘度、剪切性能、磁致流变性等;最后通过静置法测试对比了两种磁流变液的抗沉降稳定性。结果表明:花状颗粒粗糙的表面增加了颗粒运动的阻力,提高了其对硅油的润湿性,使流变液的粘度升高;特殊的花状形貌使颗粒间形成机械锁定效应,将其磁致剪切屈服强度提高了 13%;特殊的花状形貌减小了静置时颗粒的团聚,使磁流变液的抗沉降稳定性提高了 150%。其次,研究了颗粒形貌对磁流变弹性体性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不同形貌的颗粒与基体的界面结合能力不同。为评价不同界面的影响,以硅烷偶联剂改性球状钴颗粒为分散相制备磁流变弹性体,分别将球状钴磁流变弹性体的性能与花状钴和改性球状钴两种磁流变弹性体的性能作比较。结果表明:花状形貌能够改善颗粒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但与偶联剂改性提高界面结合的产生原因及性能特点存在不同;特殊的花状形貌增加了磁流变弹性体的交联密度,提高其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加其能量耗散密度、减弱了Payne效应;与球状钴颗粒磁流变弹性体相比,花状钴颗粒磁流变弹性体的磁致储能模量的可调范围增加83%。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磁流变弹性体内部结构模型和振荡剪切过程的结构演化模型。最后,综合分析颗粒形貌对磁流变材料性能影响的机理。花状颗粒可提升磁流变液和磁流变弹性体两类典型磁流变材料的综合性能。颗粒形貌主要通过颗粒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颗粒与基体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磁流变材料。这两方面作用对不同的磁流变材料性能的影响侧重不同。分析颗粒形貌对不同磁流变材料性能影响的具体规律,确定两方面作用在不同磁流变材料中影响的占比,可建立颗粒形貌对磁流变材料性能影响的通用机理模型。
其他文献
针对某橡胶助剂生产企业废水COD浓度高、盐分高、生物毒性大等特点,结合现有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重点对其预处理工艺进行流程优化,结果表明,对废水排放源头做好资源回收、分类收集、分质有针对性预处理、采用能耗较低的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MVR)脱盐、结合生化工艺,可使出水COD达到设计要求(<500 mg/L)。
在托卡马克高约束模式下,边界等离子体湍流限制台基区结构和跨磁力线输运。理论上,限制台基区结构的湍流主要是动理学气球模,但是缺乏全局模拟支持这一假设。在低约束模式下,湍流主导的跨磁力线输运对偏滤器靶板处热流宽度影响很大。与之相对,在高约束模式下,湍流对热流宽度的影响有待研究。在边界等离子体研究中,BOUT++双流体和回旋流体程序包被广泛用于边界局域模和湍流输运模拟。因此,本文使用BOUT++双流体和
目前,托卡马克磁约束聚变装置是最有希望实现可控核聚变从而解决能源问题的聚变装置之一。经过近几十年研究和探索,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关键的物理和工程问题需要去解决。其中,高能量粒子(Energetic Particle,EP)物理的研究对目前托卡马克装置稳态运行以及未来装置中燃烧等离子体的预测极其重要,因为高能量粒子不仅可以加热等离子体,而且会激发各种不稳定性,这些不稳
近年来,寻找最合适的前馈神经网络(FNN)架构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一些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动的方法来找到一个小而充足的网络结构,无需额外的再培训和修正。正则化项经常被引入学习过程,并且已被证明能有效的提高泛化性能并减小网络尺寸。特别地,Lp正则化在网络训练中用于惩罚过大的权值范数。L1和L1/2正则化是两种最流行的Lp正则化方法。然而,通常Lp正则化主要用于修剪冗余权值。换句话说,L1和L1/2正则化不
针对橡胶助剂废水的特点,提出应用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工艺预处理此类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的预处理工艺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再加上后续的生化处理,整套工艺可以使废水COD从4 127 mg/L降至240 mg/L,脱除率达到94%。
具有陡峭压强梯度的高约束模(H-模)放电运行模式是未来托卡马克聚变装置,如ITER,稳定运行的基础。台基区强的压强梯度和电流密度引起的扩散和对流输运会导致大量的热流穿越最外闭合磁面流入到刮削层区域,从而导致强热流打到偏滤器靶板处,造成靶板材料腐蚀和破坏。沉积到偏滤器靶板的热流峰值与刮削层宽度成反比。刮削层的热流宽度是由刮削层区域横越磁场的径向输运和平行输运之间的竞争来决定的。根据满足实验定标率的G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半导体器件的特征尺寸变得越来越小,集成电路的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在半导体芯片生产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等离子体刻蚀技术需要进行更加精确的控制,以期达到小于5 nm特征线宽的刻蚀。然而,等离子体刻蚀工艺带来的难题也亟需解决,如电荷积累效应造成的旁刻等。为此,人们提出了脉冲调制射频感性耦合等离子体。这是因为在脉冲调制射频感性耦合放电条件下,在脉冲关闭阶段,基片台上方的鞘
本文研究主动标量方程概周期解的适定性问题以及Boussinesq方程概周期解的适定性问题,正则性问题和解析性问题。论文结构如下:第1章介绍问题的背景以及研究现状。第2章研究一类主动标量方程温和解在小初值下的整体存在性和唯一性。首先引进函数空间Yω,δ.然后在空间中证明了由此类方程取傅里叶变换后所得方程的解。最后对此解取逆变换,指出所得的空间变量上实值概周期函数就是原问题的整体温和解。记B(0)=2
分子磁性双稳态材料由于具有体相磁体的宏观性质和纳米尺度的量子特性,在新一代信息存储和开关材料领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通过自下而上的组装方式,设计并构筑了一系列氰基桥联低维配合物,综合多种表征手段,详细讨论了磁构效关系,旨在为构筑高弛豫能垒分子纳米磁体和室温转变电荷转移配合物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与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用三氰构筑单元[Bu4N][FeⅢ(Tp)(CN)3
函数空间上的算子理论是泛函分析的一个重要的热门学科,一个里程碑式的工作是由Beurling完成的.函数空间上的算子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引入复分析,调和分析等方法来研究经典的算子理论的问题,如不变子空间问题.本文的动机主要来源于Nagy-Foias算子模型论的思想,我们主要研究了压缩移位算子的约化性,谱和不变子空间.本文结构如下:第1章,介绍函数空间上算子理论的研究背景,函数空间及算子理论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