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偏光子晶体光纤的高功率线偏振超连续谱光源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25158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偏振超连续谱光源在生物医学检测和目标探测与识别等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线偏振超连续谱的实现方式主要采用空间耦合将脉冲激光入射到保偏光子晶体光纤中,输出功率较低,且传统消光比测试方法无法表征高功率宽谱脉冲激光的每一个波长的消光比。因此本论文针对高功率线偏振超连续谱的产生与测试展开了理论与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设计了一种全光纤结构的线偏振超连续谱光源方案,实现了功率达到百瓦级、光谱覆盖520-2300 nm的线偏振超连续谱,转换效率68.2%,光谱10 d B范围为600 nm到1880 nm。是目前国际上公开报道的首次实现基于保偏光子晶体光纤的全光纤结构的线偏振超连续谱方案,且输出功率与已公开报道的水平相比提升了三个量级,是目前国际上可见光到近红外线偏振超连续谱光源的最高功率水平。2、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针对高功率线偏振超连续谱光源的消光比测试方法,该方法可测量高功率条件下,宽谱光源中每一个波长的消光比,测量结果准确度高。测试系统包含45°错位熔接的保偏光纤和与保偏光纤主轴成45°角的偏振分束器,使用该方法测得高功率线偏振超连续谱光源消光比大于15 d B,与低功率条件下使用商用消光比测试仪器测试结果相同。
其他文献
Y型腔正交偏振激光器作为研制激光加速度计的重要器件,在光学精密测量领域有着重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对其输出频差稳定性的提高一直是研究的关键。论文首先概述了双频激光器目前的研究情况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Y型腔正交偏振激光器的结构特点、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总结前人工作并针对其研究内容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目前设计出新的具有单正交偏振模对的一体化Y型激光器的必要性。其次,本文设计出了具有新的腔体改进结构的
近年来,跨波段微波源成为重要研究方向。但是,现有频率调谐器件存在频率调谐带宽窄、波段间隔小、调节方式复杂等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环形阴极的跨X、Ka波段跳频相对论切伦科夫振荡器,利用理论分析和粒子模拟方法对该器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过模慢波结构及其冷腔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建立了无限长同轴矩形慢波结构和无限长空心慢波结构冷腔物理模型,求解和计算了无限
非合作信号处理技术无论是在民用还是军用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军用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低截获概率信号的分析、定位等方面,民用领域主要被应用在频谱监管等方面。经典的基于统计信号理论的信号处理方法在面对复杂环境下的快速变化的电磁目标信号时,能力显得捉襟见肘。随着深度学习技术被成功实践于图像、语音等数据的分类识别任务中,许多学者将无线电领域的研究注意力转移到借助深度学习工具来解决当前非合作信号处理面对的
脉冲光纤激光在材料加工、先进通信、激光制造、光学传感、激光雷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调Q和锁模是脉冲激光产生的两种常用方法。近年来,以纳米晶少层阵列作为真实可饱和吸收体产生脉冲激光是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但是其稳定性和时频灵活调控一直受限。本文从纳米晶少层阵列的设计和制备开始,通过优化光纤激光中多物理参量,实现稳定型、时频调控灵活的光纤脉冲激光输出,为光纤脉冲激光应用提供了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二硫化锡(SnS2)与二硒化锡(SnSe2)同属层状金属硫族化合物,在地球上储量丰富,是对环境友好且无毒的间接带隙半导体。在二维材料研究热潮的推动下,高质量的几层至单层的SnS2和SnSe2也已经通过化学或物理剥离的手段成功制备出来,并应用于电子与光电器件当中。最近,基于SnS2和SnSe2的范德瓦尔斯异质结(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vd WH)的报道也开始涌
利用相对论强度的激光脉冲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能够产生超过传统加速器三个量级以上的加速电场,所以可更加有效地加速粒子,在台面尺度内即可将粒子的能量提升到所需求量级。本文基于前人工作,对一种高效的增强型靶背鞘层加速(TNSA)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我们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等离子体波导可以作为光学转换器来调制超强高斯激光产生独特的高阶模激光。由于这些高阶模群速度存在差异,其阶数从波前到波尾逐
强场作用空气中的氮分子,使之电离成氮分子离子并产生空气激光。这一实验现象被发现后引起了强场领域的科学家们广泛关注。但是目前为止,其空气激光产生的物理机制仍没有被揭露出来。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椭圆偏振门机制,理论上验证在泵浦光处于不同偏振态时,可以实现氮分子离子由吸收到激射的过程,直接证明了氮分子离子中间电子态在耦合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进一步提高了氮分子离子391nm的激光信号。为揭露空气激光的物理机
光纤激光器具有光束质量好、转换效率高、结构紧凑、热管理方便等优势,在工业加工、智能制造、国防军事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相比较光纤激光放大器,光纤激光振荡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抗反射能力强,在工业应用中更受青睐。然而,受限于光纤中的受激拉曼散射效应(SRS)和模式不稳定效应(TMI),高功率全光纤激光振荡器的功率提升受到限制。基于此,本文以掺镱光纤激光振荡器功率提升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验两方向研究全
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促使半导体材料和工艺不断更新换代,对于MOS器件栅极介质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SiO2栅极氧化层已逐渐不能适合器件尺寸缩小的需求的发展,在二维材料表面生长均匀的高k氧化物作为栅氧介质以及二维材料的可控掺杂对于制造基于2D材料的电子和光电设备至关重要。国内外目前制造二维材料场效应管广泛采用的是背栅结构,这种结构使用Si衬底上整个二氧化硅作为栅氧层,存在不利于集成,无法实现可
偏振控制作为控制电磁波的最基本方面之一,已经在成像、传感、通信等许多领域得到了重要的关注。金属超材料偏振转换器尽管可以实现高效偏振转换或宽带偏振转换,但由于其工作频带在结构确定的情况下不可调谐,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受到阻碍。石墨烯被发现以来,由于其具有可调谐性等许多优异的物理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可调谐太赫兹偏振转换器结构中。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石墨烯-介质-金属杂化磁等离子体共振的高效可调谐半波片,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