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来,随着人工智能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大量工业机器人应用于分拣系统,以机器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取代传统的人力模式,降低恶劣环境对人体的伤害且极大提高分拣任务的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然而2D图像缺乏3D几何信息,且受纹理、光线等影响明显,这导致视觉采集的图像比较模糊,整体质量不高。同时,传统的3D点云的视觉处理,步骤繁杂且计算复杂度高。虽然3D深度学习网络的出现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随着人工智能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大量工业机器人应用于分拣系统,以机器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取代传统的人力模式,降低恶劣环境对人体的伤害且极大提高分拣任务的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然而2D图像缺乏3D几何信息,且受纹理、光线等影响明显,这导致视觉采集的图像比较模糊,整体质量不高。同时,传统的3D点云的视觉处理,步骤繁杂且计算复杂度高。虽然3D深度学习网络的出现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数据集的手动标注往往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本文采用优化后的端对端的3D点云处理的深度学习框架,减少上述影响的同时增强局部特征信息的学习,从而提高识别结果的精确度和移植的便捷性。此外,本文采用虚拟环境生成的数据训练网络并在真实环境中搭建工业机器人识别与分拣系统进行验证。首先,对机器人分拣系统平台进行了设计。本文中采用3D视觉的方法与机器人编程和示教的方法不同,本文的方法需要运用虚拟环境制作数据、相机获取物体信息以及相应的数据处理等,因此对机器人分拣系统的平台和方案进行设计,并对系统中各个硬件的选型和软件的技术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其次,对端对端的3D点云处理的深度学习框架进行了优化。本文主要提出了ResNet3D网络,其采用的R3Block模块打破了 3D深度网络与经典网络的隔阂,更好地获取局部特征。本文对物体识别数据集ModelNet40与场景分割数据集ScanNet、深度学习在点云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提出的ResNet3D网络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证明了该网络在公用数据集上的有效性,为后文的分拣任务识别和分割技术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然后,对机器人分拣任务的视觉系统进行了标定。本文在Kinectv2深度相机与UR5机器人之间采用眼在手外的安装方式。本文先详细阐述了深度相机成像、内外参标定、畸变、手眼标定等原理;紧接着并采用“张正友标定”法对Kinectv2进行标定实验得到标定误差和相机自身参数;之后,采用ROS中的VISP库进行Eye-to-hand的手眼标定实验,从而得到Kinect v2深度相机坐标系与UR5机器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最后,基于深度学习的3D点云识别框架搭建了机器人分拣系统。本文在Blensor虚拟环境下调整虚拟相机的角度获得大量带标签的纯虚拟数据集,在真实场景下采集目标物体表面的点云数据并进行移除NaN点、提取长方体点云数据、去平面以及删除离群点等PCL处理。至此,虚拟数据集和真实数据还要进行单位球归一化和FPS采样等处理。本文采用制作好的虚拟数据集训练3D识别分拣网络模型,再将真实环境下采集的目标物体表面数据导入模型得到的结果引导UR5机器人进行抓取,从而验证该方法在真实场景中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是通过测量极板间电容分布情况获取被测对象在密闭空间中的二维或三维分布的自动化检测技术。相比于放射式层析成像以及视频监测等测量方式,ECT技术具有测量成本低、安全性高以及非破坏性等诸多优势。由于二维ECT测量系统获取空间信息能力不足,限制了该技术在工业现场的应用。因而三维ECT以其更强的空间信息获取能力受到了越来越
随着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所处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许多研究人员开始着重关注使用清洁能源工作的设备。水蒸气喷射泵作为最广泛使用的清洁制冷设备之一,在以较长的使用寿命以及较低的维护成本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的同时,又因较低的工作效率而被限制着其推广。因此提高水蒸气喷射泵的工作效率对于其应用推广以及建设生态文明都有着不凡的意义。而喷射器作为水蒸气喷射泵中的最
未知室内环境下移动机器人的自主探索是机器人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为了实现移动机器人在室内复杂环境下的自主探索,移动机器人必须具备环境的感知建模与定位、运动规划和自主决策。传感器融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本课题以移动机器人平台为研究背景,开展自主探索方面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了集位姿估计、自主探索和自主避障方法为一体的机器人平台和软件系统,结合多传感器融合的信息,实时给出探索目标点、指导路径规划和避障。本
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度的重要参数,在生物医药、海洋监测以及污水处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pH值检测的方法多采用试纸比对以及电化学测量,这些方法存在检测精度低、测量电极体积大等缺点。此外,传统的光纤pH传感器多基于荧光标记,检测时间长、具有一定的污染性,且后续解调设备价格昂贵。因此,研制一种pH值检测精度高,并且对生物无害的传感器非常必要。pH敏感水凝胶是具有网状交联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当外界pH值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均是轻量化的重要材料选择。然而,镁合金的强度与刚度不高,往往难以作为主承力件使用,极大限制了其应用领域的拓展。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可以通过增强体的设计,显著提高镁材料的力学性能,但也存在因粉体浸润与均匀分散难度大,难以熔铸制备,以及增强体材料成本高昂而限制了其在民用领域应用推广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采用熔盐浸润方法制备了纳米氧化
海洋观测的发展在本世纪初来到了以水下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化观测时代,水下滑翔机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观测型水下机器人,近些年来成为大时空、高密度海洋观测的首选。然而,传统水下滑翔机通常采用船基布放方式,多数情况下布放效率较低。因此,水下滑翔机若能具备多平台快速部署尤其是管式发射(空投、潜射等)能力,并结合其可自主移动观测的特点,将极大提高突发海域应急机动观测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水下柔性可折叠翼概
在复合材料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被广泛认可且应用于各领域的新型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耐高温、耐疲劳、热稳定性好,并且已广泛应用在船舶、建筑、车辆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存在大量通过该类型材料制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件,由于它们服役的环境越来越多样化,由此带来的振动及疲劳破坏问题越来越复杂和严峻,尤其是在热环境中最为常见。为了能够深入研究并抑制由振动引发的结
盲人对于出行的需求自古有之。随着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尤其是室外定位技术的发展,采用具有室外导航能力的移动机器人为盲人导盲成为可能。本文采用”路径示教与往返”的导盲策略;将集成RTK技术的GNSS模块应用于导盲领域,解决了室外高精度定位问题;采用路径示教的手段解决了获得全局路径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了国内外导盲辅具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室外导盲问题的关键技术和盲人对于导盲功能的需
折臂式高空作业车是机械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施工设备,具有作业效率高、安全性好、机动灵活、适用于狭窄场地等特点,应用前景较为广泛。高空作业车在作业时,会遇到诸如负载过大、地基塌陷、路面坑洼不平和作业坡脚过大等情况,致使作业车发生倾翻或者局部失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对高空作业车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尤为重要。本文针对A45折臂式高空作业车,对其进行了整机抗倾覆稳定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展开作业稳定性及其主要
盾构机在施工的过程中,泥沙土石分布情况难以预测,导致刀盘磨损严重,一次施工需要多次换刀;人工换刀效率低,耗费时间久,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难以保障,所以拟采用换刀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自主换刀作业。而采用机器人换刀,精度就成为了主要的考虑点。因此本文主要是对换刀机器人样机进行运动精度分析。影响工业机器人运动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换刀机器人的零部件加工误差(如;杆长误差、轴径误差等)、为满足装配和实现旋转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