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科学素养,我国在积极地推行教育改革,教科书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从以前的"一纲一本"到现在的"一标多本",为了更好地适合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师,有必要了解不同版本教科书的特点,并有效地将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利用于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上,首先对人教版、苏科版、沪科版和北师大版教科书中的"物态变化"主题,进行了教科书的表层分析和深层分析,具体为体例、栏目、插图、知识结构、实验以及习题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可知,每个版本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说平分秋色,各有千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对比各个版本的教科书,精选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基于教科书比较,依据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皮连生的知识学习和教学阶段理论,提出了教学策略;最后,利用教育实习的机会,实施本研究提出的教学策略,采用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形式,分别经过前测和后测,验证了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综合以上的研究,得到了以下三个结论:(1)四套教科书的呈现方式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栏目和插图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此特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2)四套教科书的知识结构相似,但实验和习题的区别比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选择实验,增加学生的视觉效应和感性认识,促进学生掌握新知识。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可以选用不同教科书的习题进行因材施教的训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3)基于教科书比较提出的教学策略,得到了实践教学的初步验证,证明了本研究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