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拥有上十亿桶的原油储量,具有很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潜力。我国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在油气开发生产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常规的注水开发过程中暴露出许多复杂的问题和矛盾,如油田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套管损坏严重;地层压力下降快,难以建立有效的驱替压差等,这些问题和矛盾已经制约和影响了油田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其开发调整研究对石油生产和相关科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如何挖掘剩余油潜力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是油田开发面临的难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基础性研究。认识、适应裂缝特征,搞清裂缝发育与构造、岩性、断层和砂体的关系,搞清剩余油分布特征,摸清油水运动规律,合理部署井网,防止水窜是提高这类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为了有效地开发好裂缝性低渗透油田,研究探索这类油田的开发调整技术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低渗透裂缝发育的新站油田为试验和研究对象,从油藏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入手,在研究了储层裂缝发育状况及其与古应力场、现今应力场的关系基础上,依据低渗透油田开发理论,采取室内研究、矿场试验推广等手段,研究和探讨了裂缝性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技术和方法。同时,文中系统研究了裂缝性低渗砂岩油藏的动态特征,提出了利用动态特征反推启动压力梯度的方法,重点对裂缝性低渗透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合理井排距的选择问题和后续加密开发调整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结合实际油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和开发方案调整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认识和结论,为新站油田今后的开发方案部署与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