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现役班培养模式的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q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总结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现役班优秀运动员的培养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分析现役班优秀运动员的现时状况,研究其课程设置、教育组织形式、成绩考核以及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独立编班招生优秀现役运动员,开创中国优秀现役运动员高等教育的先河;(2)独立编班的现役班学生人数逐年小幅波动,男子少于女子,运动等级以健将为主,学生主要来自重竞技、田径和游泳三大项目;(3)课程学习以必修课学习为主,以训练实践课替代选修课程;教学组织形式采取随班就读与异地借读相结合;(4)成绩考核以文化课学习成绩与训练实践课评分为主要内容;(5)现役班优秀运动员存在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动机偏差以及学训矛盾等问题。建议:(1)在招生环节,应全面考虑不同项目优秀运动员的招生比例,做到均衡与协调;(2)适应增加学生必要的选修课程学习,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兼顾训练实践活动;(3)进一步完善异地借读教学形式,扩大借读学习数量,提供优秀运动员更多的选择机会;(4)完善成绩考核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成绩考核评价内容;(5)采取相关措施纠正学习动机,重视对优秀运动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通过采用协助教练员训练工作,使理论知识更好的指导实践。
其他文献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新技术不仅改变了社会的面貌,而且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教育是发展人、培养人的活动。在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它会伴随着技术的支撑,说
英语是世界上的通用语言,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中国的经济要向与世界接轨,英语是必不可少的桥梁。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深入改革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学,如何保证并逐步提
期刊
在高等教育备受关注和教育信息化逐步推动的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学习成为人才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为了配合网络学习活动高效开展,国内各大高校投入大量物力财力构建网络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