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草甸草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de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科尔沁草甸草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择科尔沁草甸草地5种不同利用方式(水田、林地、天然草地、4年农田、30年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法、Biolog(ECO、GN和GP微孔板)分析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等方法,对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的结构多样性、功能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以期为科尔沁草甸草地的合理利用及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和林地土壤微生物种类和含量较农田和水田丰富,但优势种相似。不同利用方式之间革兰氏阴性菌的生物量差别不明显,差异主要集中在革兰氏阳性菌上。细菌与真菌的数量比(B/F)呈现出天然草地>4年农田>林地>水田>30年农田的规律,表明随着天然草地向其他利用方式的转化,微生物种群丰富度下降,土壤微生物区系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利用ECO、GN2和GP2板碳源所反映出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规律不完全一致。从对ECO、GN2板的碳源利用来看,30年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最强的平均代谢活性,而4年农甲则最低;而由GP2板所反映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代谢活性则为,林地最大,天然草地和水田次之,30年农田最小。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率显著高于聚合物类、胺/氨类和双亲化合物类碳源,而且不同种类碳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贡献不同。其中氨基酸类、糖类和羧酸类代谢菌群是5种供试土样的优势菌群。科尔沁草甸草地不同利用方式条件下,土壤微生物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多态性。水田由于长期独特的耕作和管理措施,形成了不同于旱地的土壤性状,与其他各土样有较大差异。回收的16个条带中测序结果有8个为未知细菌。5种供试土样的优势菌群主要包括肠杆菌科的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um)、放线菌目(Actinomycetal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弧菌属(Vibrio s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肠杆菌科,志贺氏菌属(Shigella sp.)及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sp.)。
其他文献
光伏逆变器是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单个光伏组件的三相微型逆变器由于其安装成本低、即插即用、灵活性好而成为未来光伏并网系统的趋势。有源箝位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仅用一个辅助开关实现了所有开关的零电压开关,结构简单,效率高。但是,有源箝位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的直流环节损耗较大,并且由于存在不固定的换流延时,导致了次谐波的产生。本文首先介绍了有源箝位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双幅控制策略下的工
随着电力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电源产业得到了广泛的提升,电源性能质量的好坏已经直接制约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各种电源在出厂前都需要进行各种性能检测,以考核其性能与质量。传统的测试方法是通过将电源与真实负载相连,进行能耗测试,具有能耗高、不易调节等诸多缺陷。通过控制电源实际输出电流,灵活模拟负载的端口特性,并将测试能量回馈电网,既实现了模拟负载功能,又实现了能量回馈功能,因此电力电子负载应运而生。如今直流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是目前综合性能最为强大的FACTS装置,能同时对线路电压、阻抗和相角进行调节,实现对系统潮流、电压和无功的灵活控制,提高了线路的输送能力,改善了电力系统运行质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有效地解决短路冲击电流对UPFC装置内电力电子器件造成危害的问题,浙江大学动态模拟实验室提出了一种新型柔性交流输电装置:限流式统一潮流控制器(简称限流式UPFC,或UPFC-F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