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稻田生态环境正在经历着迅速的变化。大量的稻田被转作它用,由化学农药滥用所引致的稻田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及有益生物消失等问题日渐突出,对可持续发展、人类健康、生物与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稻田或稻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对害虫具有自然抑制作用,可用来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增强稻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利于水稻保产。因此,研究水稻田的节肢动物多样性与动态,对了解水稻害虫的自然平衡机制,以及水稻害虫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本研究用样方法进行吸虫取样,对广州北郊水稻田节肢动物,主要是昆虫和蜘蛛群落的多样性和群落动态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水稻田中,共采集到稻田节肢动物标本19467号,分别隶属于2纲8目29科。其中,害虫2目4科;中性昆虫2目7科;天敌2纲4目18科。结果显示: (1)水稻田有丰富的天敌资源,对稻田害虫的抑制有重要作用;(2)随着水稻的生长发育,稻田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上升,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表现出来的动态变化趋势极其相似,它们都随水稻的生长发育而先增加后减小,在水稻灌浆期出现极大值。相反,优势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的动态变化趋势都是先减小后增大,在水稻灌浆期出现极小值;(3)采用群落物种数与总个体数(S/N)、天敌总个体数与害虫总个体数之比(N<,n>/N<,p>)和种类数与群落生态位宽度之比(S/B)来表征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其值愈小,群落愈稳定。结果表明,天敌对抑制水稻田害虫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和害虫生物防治应用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