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AVC软件解码器优化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ufo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H.261、H.263、MPEG-2、MPEG-4等视频压缩标准之后,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H.264/AVC由MPEG专家组与VCEG专家组合作成立的联合视频工作组制定。H.264/AVC可以得到更好的压缩图像效果、拥有更多的功能和更大的灵活性。但是编码效率的提升是以计算复杂度的增加为代价的,H.264/AVC的编解码复杂度均高于MPEG-4。因此有必要对H.264/AVC编解码器性能进行优化,提高运行速度。本文首先对H.264/AVC视频压缩标准及其实现模型进行简单介绍,并对软件优化方法进行了分析。然后对H.264解码器各主要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为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解码器运行速度,在函数级优化方面,对整体解码流程、宏块解码、熵编码解码等模块进行优化;在处理器指令级优化方面,利用单指令多数据技术对非整数像素内插、整数反变换等模块进行了修改,并对软件解码器进行自动矢量化,完成了进一步的整体优化。最后,对优化前后的解码器性能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函数级优化后解码速度(帧/秒)提高了9帧左右;在Intel C++编译器帮助下,进一步使用单指令多数据技术和自动矢量化优化后解码速度(帧/秒)可比优化前提高35帧左右,基本能够满足实时解码要求。
其他文献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利用多根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来发送和接收数据,能够有效地抑制信道多径衰落,在不增加系统带宽和天线发射功率的前提
连续相位调制(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CPM)是一类相位连续,包络恒定的调制方式,可适用于廉价且高效的非线性放大器;其具有较高的功率效率和频谱利用率,被广泛应用于深
IEEE802.16e是无线城域网主要标准之一,其核心物理层技术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是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多用户接入技术,用来在多用户通信系统中提供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语音资料,如新闻录音、会议录音记录和电话录音等。如何在这些语音资料中检索出用户需要的语音片段或内容信息,是语音文档检索技术
无线数传电台是一种技术比较成熟的无线通信方式,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电力行业一般称其为负控通信电台。本文采用标记交换的思想,兼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对于视频监控的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运动目标的检测和跟踪就是智能视频监控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局
深空信道是一种典型功率受限信道,其频带利用率高,但是由于传输环境特殊性,较大的传输距离和时延导致信道的信噪比极低。除此之外,侦察通信中,由于传输距离较远也导致信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