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累犯重新犯罪行为的相关心理因素,为累犯的心理矫治及其重新犯罪行为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2版(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ⅣAxisⅡ,SCID-Ⅱ);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DSQ);童年期创伤史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及自行编制的在押服刑罪犯一般情况登记表,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00名累犯和100名初犯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先对EMBU、DSQ、CTQ的各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所用统计方法有统计描述、t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累犯组与初犯组一般资料比较:累犯组初中文化水平以下者占64%,高于初犯组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3,P=0.003)。累犯组案件类型中盗窃(χ~2=5.556,P=0.018)和抢劫(χ~2=3.194,P=0.031)所占比例高于初犯组,故意杀人(χ~2=6.793,P=0.009)所占比例低于初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累犯组有毒品使用者占38%,高于初犯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2,P=0.032)。2.累犯组与初犯组犯罪行为相关心理因素比较:累犯组人格障碍发生率为71%(71人),高于初犯组人格障碍发生率46%(46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72,P=0.000);进一步比较累犯组反社会型(χ~2=8.580,P=0.003)、边缘型(χ~2=6.494,P=0.011)及偏执型人格障碍(χ~2=4.500,P=0.034)发生率高于初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累犯组父母教育方式的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t=-2.484,P=0.01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t=-3.447,P=0.000)得分低于初犯组,而父亲拒绝否认(t=2.409,P=0.019)、惩罚严厉(t=3.546,P=0.000)与母亲拒绝否认(t=2.108,P=0.028)和过度保护(t=2.716,P=0.008)因子得分均高于初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累犯组童年期创伤史中的情感虐待(t=2.567,P=0.013)、躯体虐待(t=3.636,P=0.000)、情感忽视(t=2.742,P=0.003)等因子分及总分(t=3.422,P=0.001)均高于初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累犯组防御方式中不成熟型防御机制(t=2.255,P=0.019)和中间型防御机制(t=2.184,P=0.041)得分高于初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累犯重新犯罪行为相关心理因素的主成分分析及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累犯重新犯罪行为相关心理因素的5个主成分:F1—情感忽视;F2—受虐情况;F3—处事方式;F4—过分干涉;F5—否定与偏爱。以累犯为因变量,文化水平、毒品使用、案件类型、人格障碍及5个主成分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F1—情感忽视(P=0.009,OR=2.840)、人格障碍(P=0.002,OR=3.116)与毒品使用(P=0.045,OR=1.108)进入回归方程。4.累犯人格障碍组与非人格障碍组比较结果:两组在毒品使用(χ~2=5.195,P=0.023)、酒精使用(χ~2=7.525,P=0.006)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成熟型防御方式(t=6.029,P=0.000)、中间型防御方式(t=3.926,P=0.001)及掩饰因子(t=-2.192,P=0.03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父亲偏爱因子外,两组父母教育方式其它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躯体忽视因子外,两组童年期创伤史其余各因子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惩罚严厉和母亲过度保护进入累犯人格障碍的回归方程;情感忽视、躯体虐待及进入累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回归方程,情感忽视、性虐待进入累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回归方程。除表演型人格障碍与掩饰因子成负相关外,累犯其它各型人格障碍均与不成熟型或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成正相关。结论:1.与初犯相比,累犯文化水平低,毒品使用率高,盗窃罪和抢劫罪占有较大比例。2.与初犯相比,累犯人格障碍发生率高,父母教育方式具有低情感温暖、理解,高拒绝、否认及过度保护的特点;累犯情感忽视、躯体虐待和忽视因子分高,多采用不成熟型或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3.与非人格障碍者相比,累犯人格障碍者毒品使用和酒精使用率高。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惩罚严厉和母亲过度保护、情感忽视、躯体虐待、不成熟型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对累犯人格障碍的形成均有一定影响。4.人格障碍、情感忽视及毒品使用对累犯重新犯罪行为影响较大。提示累犯心理矫治和预防的重点是加强情感理解和投入;减少不良的教育方式和培养良好的处事方式可以减少累犯重新犯罪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