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我国主动脉疾病呈日益增长趋势,对于涉及主动脉弓部的病变,传统外科手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主动脉弓部手术常需要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手术操作复杂,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目前有关此类手术术后死亡及并发症的分析研究并不多,本研究以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严重不良事件(院内死亡及永久性脑神经系统功能不全(permanent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PND))及短暂性脑神经系统功能不全(temporary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TND)、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做主要终点,探讨影响其发生的术前术中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6月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弓部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资料(排除一期全或次全主动脉替换术)。以院内死亡、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作为术后严重不良事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术后严重不良事件、术后短暂性神经系统功能不全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549例患者纳入研究。发生严重不良事件32例(5.8%),其中院内死亡22例(4.O%),PND12例(2.2%);发生TND83例(15.1%);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102例(18.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9,P=0.011),脑卒中史(OR3.816,P=0.031)、术前白细胞计数(WBC)(OR1.154, P=0.001),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time, CPB)时间(OR1.009,P=0.001)是术后严重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WBC (OR1.175, P=0.000)、术前血清肌酐水平(OR1.013,P=0.001)、低流量时间(OR1.041,P=0.031)及术中峰值血糖(OR1.013,P=0.000)是T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OR1.072, P=0.031)、术前血清肌酐水平(OR1.011,P=0.000)、CPB时间(OR1.006,P=0.005)、术中峰值血糖(OR1.007,P=0.003)是AR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WBC以术后严重不良事件及TND为终点所做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下面积分别为0.70(P=0.000)和0.72(P=0.000)。将患者按峰值血糖的四分位数分为四组,术中峰值血糖≥240mg/dl组术后TND (OR2.451, P=0.003)及ARF (OR1.923, P=0.015)发生显著增高。多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急性主动脉夹层、糖尿病和低流量时间与术中峰值血糖≥240mg/dl相关。结论:年龄、脑卒中史、术前WBC和体外循环时间是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手术严重不良事件(院内死亡和PND)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WBC、术前血清肌酐、低流量时间及术中峰值血糖是术后TND的独立危险因素;BMI、术前血清肌酐、体外循环时间和术中峰值血糖是术后AR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反应术前病情危急状况的WBC和术后严重不良事件(院内死亡和PND)、TND及ARF发生均相关,术中峰值血糖≥240mg/d1可能预示着术后TND和ARF发生率更高,提示术前WBC和术中高血糖可以作为预示手术风险的一种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