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景观尺度评估害虫种群动态及生境管理已成为区域尺度害虫综合治理的研究热点。本文选取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典型绿洲为研究地理单元,利用智能测报灯监测不同农业景观结构下灯下蛾类昆虫多样性动态变化,用GPS技术并结合Google Earth地图对测报灯半径2km范围农业景观结构调查,并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集法对不同比例棉花农田灯下蛾类昆虫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以探索不同农田景观以及不同棉花比例作物结构对灯下蛾类昆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如下:1试验期间智能测报灯共采集灯下蛾类昆虫标本10338头,120种,分属于鳞翅目夜蛾科、螟蛾科、天蛾科、尺蛾科等11科;不同科优势种个体数量差异较大,夜蛾科的种类数和个体数最多;研究区农田蛾类昆虫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性指数(J’)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7月中旬和8月中旬最高;优势集中性指数(C)6月中旬最高;群落丰富度指数(E)6月初最高,随后下降;研究区域灯下蛾类昆虫群落种—多度关系模型表明该区域农田生境较好。2不同农业景观结构(复杂景观A:农田种植结构复杂,设施温棚比例较大;复杂景观B:农田种植结构复杂;简单景观:农田种植结构单一),对蛾类昆虫多样性影响不同。两种复杂景观的多样性指数均显著性高于简单景观;复杂景观B灯下蛾类昆虫的物种数保持较高水平,简单景观物种数要多于复杂景观A;试验初期复杂景观B蛾类昆虫群落数量要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农业景观;不同农业景观结构下的多样性指数动态发生不同,两种复杂景观下的多样性动态发生趋势相同;两种复杂农业景观结构下的物种丰富度指数都要高于简单景观。3三种不同的农业景观对次要害虫地老虎的种群影响不同,不同种地老虎对农田景观的生态响应也不同;不同景观结构下黄地老虎种群数量差异不明显,复杂景观B下八字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的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复杂景观A和简单景观的种群数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景观因子与地老虎种群数量相关性不同;复杂景观B下地老虎种群增长速率高于复杂景观A和简单景观下;复杂农田景观对害虫种群被动干扰有缓冲作用,种群变化较简单景观不会出现大的波动。4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初步探讨八字地老虎虫源性质,试验期间八字地老虎在不同作物结构下,寄主主要来自C3植物;在试验区的农田景观结构下,可能对棉花、小麦等的危害大于玉米。5不同棉花比例作物系统中,棉花比例≤25%的作物结构灯下蛾类昆虫物种数和种群数量最多,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变化随时间呈波浪式变化;50%棉花比例多样性指数随时间逐渐下降,相反其丰富度指数呈上升趋势;棉花比例≥75%的作物系统,蛾类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随时间变化总体较为稳定,没有大的波动,蛾类昆虫总数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