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白血病、淋巴瘤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移植术后长期的免疫抑制疗法导致了免疫重建严重迟缓,持续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感染。在众多感染因素中,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是导致受者术后感染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长期抑制HSCT术后HCMV激活,早期诊断抢先治疗与受者自身免疫重建的恢复两者必不可少。HCMV抗原的检测为早期诊断及抢先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病毒磷蛋白65(phosphoprotein65,pp65)抗原,是HCMV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出现的抗原表达,可直接反映体内病毒的复制状态,对HCMV感染和HCMV病有早期诊断的作用,其水平的高低能帮助临床预测发生HCMV感染的可能性。除此之外,HSCT受者HCMV高感染率增加与术后免疫重建延迟同样密切相关,而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s)通过T细胞受体(T-cellreceptor,TCR)识别HCMV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是机体长期抵抗HCMV感染最重要的保护性机制。TCR通过位于TCRβ链可变区域(TCRBV)的互补决定区(CDR3)与抗原肽结合,在HCMV感染状态下,TCR和HCMV特异性抗原通过CDR3介导相互作用,CDR3序列会出现特异性频率,反映特定T细胞克隆扩增程度,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HSCT受者术后免疫重建的状况。研究表明病毒(如HBV、HIV)感染下,TCRBV出现特定的CDR3序列,本研究分析HSCT受者术后的HCMV感染状态,结合TCRBV家族分子特征分布,了解HCMV激活状态下HSCT受者体内的免疫应答状态,分析HSCT受者术后TCR表达与HCMV激活感染的关系。研究与HCMV激活相关的特定TCRBV家族或有助于早期诊断,为将来可能作为免疫治疗靶点打下基础。方法和目的:选择了 2009年8月至2012年6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HSCT受者7例,术后3个月分别采集新鲜外周血3~5 mL,抗凝,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用于TCR检测和抗原血症检测。术后第3个月开始每月1次直至第12个月,共10次,每次抽取新鲜外周血约10 mL,分别用于HCMV-pp65抗原和HCMV-IgM、HCMV-IgG抗体检测。HCMV-pp65抗原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HCMV-IgM、HCMV-IgG抗体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TCR BV家族测序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溶解曲线法,统计分析HSCT术后TCRBV序列与HCMV感染指标的关系。结果:1.移植后第3个月,7例受者中抗原血症检测阳性5例,阴性2例,在术后3~12月随访期间,7例受者均出现过不同程度的HCMV-pp65抗原血症,HCMV-IgM阳性组的pp65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HCMV-IgM阴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3个月~12个月,7例HSCT受者HCMV-IgG均为阳性,4例受者HCMV-IgM为阴性,3例受者HCMV-IgM检测为阳性;3例HCMV-IgM阳性受者之间的IgMS/CO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3.7例受者移植术后TCR BV家族CDR3谱型PCR扩增结果显示TCR BV部分家族呈单克隆峰、寡克隆峰。单克隆增殖的TCR家族BVCDR3测序显示为BV9、BV11、BV17、BV20 等 BV 家族序列;TCR BV9 含"QVRGGTDTQ",TCR BV11含 "VATDEQ" 和 "LGDEQ",TCR BV17 含 "IGQGNTEA",TCR BV20 含"VGLAANEQ"等共有氨基酸序列。4.TCRBV家族在HCMV抗原血症阳性受者和阴性受者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TCR BV11家族的表达在HCMV-IgM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BV11的表达可能与HSCT受者术后HCMV激活有关,与HSCT受者术后参与HCMV的清除及预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