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引黄灌区中部设施番茄合理施肥技术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AGUKE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富的光热资源促进了宁夏引黄灌区设施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其中,设施番茄栽培面积占60%左右,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种植产业,但栽培管理方式沿用当地传统的大田经验,粗放的水肥管理导致温室番茄生长不佳、产量不高、品质低、效益低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设施番茄栽培中存在的粗放的水肥管理问题非常迫切。本研究以番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为目标,在测定分析试验点土壤的基础上,以宁夏引黄灌区二代日光温室春茬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元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有机肥、氮、磷、钾肥料的不同配比对番茄植株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采用“3414”方案的部分实施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番茄的效应;以期初步确定适合日光温室春茬番茄生产的不同肥料配比及氮肥适宜用量,为当地目光温室番茄的安全生产和减少肥料损失提供合理的依据。结果表明:   1.供试土壤肥力特点   供试土壤肥力特点变现为低氮、高磷、高钾,且因施肥量大和排水不畅,土壤表现为轻度盐渍化特征;   2.不同肥料配比和不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番茄的生长发育   四因素对株高(cm)效应表现为:x2>x4>x1>x3,即氮肥>钾肥>有机肥>磷肥;四因素对茎粗(cm)和叶绿素效应表现为:x2>x4>x3>x1,即氮肥>钾肥>磷肥>有机肥。   番茄的整个生育期内,株高、茎粗和叶绿素与施氮量呈正相关,都随着施氮量的升高而增加;随着番茄生育进程的降低,叶绿素在叶片中的含量下降,但施氮量高的叶片叶绿素降低慢。   3.不同肥料配比和不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番茄的产量   四因素对产量的效应表现为:氮肥>钾肥>有机肥>磷肥;番茄达到最高产量122.97 t·hm-2时,四种肥料的施肥量组合方案为:有机肥(M)7500kg·hm-2、氮肥(N)867.6kg·hm-2、磷肥(P2O5)60kg·hm-2、钾肥(K2O)405kg·hm-2;而番茄产量稳定达到115.26t·hm-2以上,且有利于土壤可持续利用四种肥料的适宜施肥量为:有机肥15000kg·hm-2,N850kg·hm-2,P2O5300kg·hm-2,K2O400kg·hm-2,N∶P2O5∶K2O的比例为8.5∶3∶4。   在施N0~1200kg·hm-2范围内,番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获得较高产量的适宜氮(N)水平是N600~900kg·hm-2。   4.不同肥料配比和不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番茄的品质   不同肥料配比对番茄品质的影响,通过建立品质各项指标与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四因子的试验模型,并采用降维法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确定其最佳施肥量,并综合番茄的各项品质指标的最优效应,可得适宜施肥量为:有机肥15600kg·hm-2、氮肥860kg·hm-2、磷肥300kg·hm-2、钾肥450kg·hm-2。   适量施氮对番茄果实品质非常重要。在磷肥P2O5240Kg·hm-2,钾肥K2O360Kg·hm-2的推荐值下,通过建立品质各项指标与氮肥的试验模型,并分析数学模型,综合确定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氮肥适宜用量为N600~900Kg·hm-2。   5通过对不同氮素水平下番茄经济效益的分析,可得出最佳的氮素水平为600kg·hm-2,适宜的氮素水平为600~900kg·hm-2。
其他文献
由于人类对地球的干扰加剧,20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0.6℃,而且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仍将上升1.4~5.8℃。同时,极端性天气现象(如夏季高温等)在全球许多区域将出现得更加频繁,且持续时间更长。因此种植业系统将面临更为频繁的高温热害挑战。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温敏感期遭遇夏季高温的机率非常高,高温热害风险大。近年来中国南方稻作区尤其是江淮流域水稻热害日益加剧,如2003年武汉
淀粉是人类首要的营养和能量来源,在人体小肠内,大部分淀粉可被完全消化吸收,叫可消化淀粉,另一小部分可逃避α-淀粉酶的消化而进入大肠,这部分淀粉叫抗性淀粉。抗性淀粉是指在健
固氮菌资源的收集挖掘可以帮助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开发,微生物肥料与化肥合理搭配还能提高化肥利用率,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成本和污染。本研究以广西自治区梧州市藤县蒙
红花是菊科(Compositae)红花属(Carthamus L.)中唯一的栽培种,是一种油、药和工业用价值极高的植物资源。四川省是红花的道地产区之一,但主要采集花冠入药,对油用型红花的研究尚
本试验测定了不同播季和籽粒保存不同胁迫温度下大豆品质成分与大豆异黄酮、β-谷甾醇含量的变化,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播季下大豆籽粒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为: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种皮颜色品种和籽粒发育过程中分别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籽粒淀粉含量在播季和籽粒发育过程中分别存在极显著差异;籽粒蛋白质含量在播季、品种和籽粒发育过程都分别存在极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大豆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