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世纪之初,我国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将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周弘所倡导的赏识教育恰恰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和要求。在初中实施赏识教育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利于构建和谐校园。然而,也有部分老师持质疑态度,他们认为惩罚教育、抱怨教育更能够使教学保持良好的秩序。对此,我对揭西县农村中学师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抽取的调查样本中,82%的学生渴望被赏识、被肯定;61%的学生喜欢尊重他们、关心他们、赏识他们的老师;51%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科成绩与科任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密切相关。可见,学生渴望被尊重、被认可,他们有强烈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然而对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则显示:18.4%的教师从没听说过赏识教育;58.1%的教师虽然听说过赏识教育,但对之并不了解;在少部分了解赏识教育的教师中,有20%的教师并不赞同,也就是说,他们对赏识教育的效果感到质疑。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也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赏识教育在农村是否真能够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呢?本文采用教育实验法,根据各种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探索赏识教育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具体讲来,采用等组前后测实验方案,探究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动力、自信心等方面所起的效果。首先选取两个水平相同的平行班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前测,以确定两班之间有没有差异。然后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对照班,在实验班渗透赏识教育理念,适时适当进行评价反馈。在对照班按照传统常规教学,不特意创设各种情景去赏识学生。两个班在任课教师、教学内容、进度、作业、测试等方面一致,实验时间为一学期。后测结果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显示:赏识教育对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结合赏识教育理念的生物课堂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生物成绩,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本次实验对象偏向于后进生,实践证明,赏识教育对于转化后进生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