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表面微纳结构对其超疏水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n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受到自然界荷叶效应的启发,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的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在自清洁材料、微流体装置、液体运输、交通工具以及生物医学等许多应用领域中,超疏水材料展示了其独特的优势。因此,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现如今的制备方法中很难保证材料表面疏水性能的一致性,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技术在保证材料表面结构一致性方面是其它加工方法无法超越的,所以应用机械加工的方法获得具有超疏水性质的材料表面会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疏水性是固体材料表面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由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观几何结构共同决定的。从表面化学组成方面来考虑,固体表面的疏水性能仅仅取决于材料最外层的原子或原子基团的性质和排列情况,这是改变材料润湿性能的方法之一;另一方面,表面微观几何结构和粗糙度对材料润湿性能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工尺度可以达到纳米级,因此可以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在材料表面构造微结构,从而改变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粗糙度,实现对材料表面疏水性能控制,进而得到具有超疏水性质的材料表面。本文基于超疏水的理论,从自然界荷叶效应出发,设计了三种能使材料获得超疏水性质的微结构,在超疏水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各种微结构表面接触角的理论预测公式。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原理,采用分子动力学对二氧化钛表面的疏水情况进行仿真。通过在二氧化钛表面建立微结构模型,在具有微结构和光滑的二氧化钛表面进行疏水情况的对比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表面微结构对材料疏水性能的影响。根据建立的微结构模型,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确定合理的切削参数,编写数控加工程序,从而完成在医用钛合金表面加工出所设计的使材料获得超疏水性质的微结构。对制备的钛合金微结构表面进行超疏水性能的实验测试与表征,获取微结构的形式和参数对材料疏水性能的影响规律、影响程度,进而分析微结构参数对材料表面接触角的影响规律。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苯丙酮酸合成装置和丁二烯生产装置两种不同化工过程的建模和控制问题。 由我校开发的酶法合成L—苯丙氨酸工艺过程包括苯丙酮酸合成及转氨反应生成L—苯丙氨酸
近年来,视觉反馈控制技术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本文利用视觉反馈控制技术,通过仿真致力于建立一套动态分钢系统,并研究其中的典型问题。首先根据课题需要设计了一个实验用的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的病因。方法对568例癫痫患儿采用头颅CT、脑MRI、肌活检、染色体及某些酶生化、毒物分析等方法进行病因搜寻。结果病因明确者占84.5%(480/568),其中脑发育
<正>虾干的原料多为长毛对虾(大黄虾)、日本对虾(斑节虾、九节虾)、白力虾、红虾、脊尾白虾、鹰爪虾等。1原料选择与处理将鲜虾按品种不同、个体大小分别挑选放置,清除虾中的
基于手工计算,对汽车座椅手动调角器卷簧的设计和材料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汽车座椅手动调角器卷簧的设计不能按照JB/T 7366-1994标准中给定的方法进行正向设计,需要根据
滚齿机床在我国制造加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推动了我国制造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国内滚齿机床技术落后,发展缓慢,智能化水平不高,已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制造业的
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体现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现代管理方法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汉语拼音的学习是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为了让小学生更好的掌握汉语拼音,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其次要把拼音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从熟悉的生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70年代中期,率先进入这一领域的是美国的Rubin和加拿大的Naiman等人。1975年Rubin发表了“善学语言者能教给我们什么?”一文,总结了善学语言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