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流水线型ADC研究与设计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ymat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数转换器(ADC)作为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桥梁,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系统,是电子系统的关键部分。模数转换器不仅需要有较高的信号处理精度,而且需要有较高的转换速率和功率效率,这些都不断对模数转换器的研究与设计提出新的挑战。  流水线型ADC能够在性能(精度、带宽)和功耗、面积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折中,成为当前研究及应用的一个热点。基于流水线型ADC典型系统框架,各机构及研究人员演变出了非常多的具体电路结构和实现方案。  依据流水线型ADC的典型系统架构,本文提出了一种10bit流水线型ADC系统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9级流水、无前置SHA架构;单级模数转换单元采用两相不交叠时钟控制两路sub-ADC交替工作,共用余量增益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系统整合开关电容电路、余量增益放大电路、全差分结构、离散共模反馈放大电路等一系列CMOS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基于FOUNDRIESGLOBAL0.18μmCMOS工艺,作者在EDA集成电路设计工具CadenceIC5141平台上实现该系统。在IC5141及Matlab2007b平台上仿真、分析显示,该系统简洁、高效,系统带宽100MHz以上,有效位数8.8位,功耗仅仅为5.55mW。  本系统采用开关电容技术,有效提高系统精度,降低系统功耗;采用冗余校验技术,有效消除每级转换单元输出数码的直流偏置差异,降低系统设计难度,降低系统功耗;采用两相不交叠时钟作为系统时钟,提高电路模块利用率,为系统冗余校验提供可能;各级单元电路共享余量增益放大器(MDAC),消除系统偏置误差、增益失配,减小系统功耗;采用无前置采样保持电路(SHA)设计,降低系统能耗;整个系统由全差分电路组成,抗干扰能力强,可以有效降低电源噪声的影响,有效减小失调误差,降低“共模——差模”增益,降低偶次谐波,抑制开关的时钟馈通、开关电荷注入,提高衬底噪声抑制能力,提高电源电压抑制能力;采用底板采样技术处理电荷注入问题和时钟馈通问题;采用电容失配模拟校准设计实现电容匹配;同时,整合采样电容逐级缩减技术、高速预放大动态比较器技术、高性能米勒补偿离散共模反馈运算放大器技术等一系列CMOS基本电路设计方法。  基于IC5141工具,作者在没有现成电路模块可用情况下,从MOS管、电容等基本器件开始设计,完成了整个系统原理图设计、版图设计,并利用Spectre对各个电路模块及系统进行仿真,利用Calculator工具及Matlab工具对仿真结果的数据、图标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主要电路模块及系统的主要参数。  仿真结果显示:在工作电压1.8V,系统采样速率100MS/s,输入频率为1.07421875MHz正弦信号条件下,系统延迟时间52nS,ENOB=8.8bit,系统功耗仅仅为5.5548mW。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通信要求的不断提高,快的传输速率、大的传输容量以及高的频带利用率已经成为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出现刚好解决了这三大类问题。同时,它
图像分割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指的是根据图像包含的信息和先验条件,把图像划分成各具特色的不同区域,并把图像中的目标分离出来的技术和过程。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图像
自由空间光通信是以激光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能够实现高速率数据传输的一种新兴的无线通信方式。具有宽带、高速、低成本、通信安全保密、无需频率许可等优点。它的使用可以
近年来,随着数字高清设备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在享受高清设备带来的视听盛宴时,往往很少能够意识到在数字化的高清时代盗版问题给出版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全球范围
数模转换器(DAC)作为沟通数字世界和模拟世界的桥梁,被广泛的应用在诸如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音频和视频、控制处理系统、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等领域。高速高精度DAC作为无线通信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如何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和抵抗多径衰落影响是亟需解决的两大问题。MIMO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容量,OFDM技术能有效地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带来的不良
移动通信的多元化发展,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工作,而且也大大丰富了公众的娱乐生活。以无线电波为传输媒介的无线通信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无线衰落环境的影响。常规的无线通信系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就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均采用多根天线的通信模式,是无线通信领域的巨大突破,可以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的提高信道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成为第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