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出现的疲软状态,本文专门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进行探讨。该论题主要探讨在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哲学内涵的基础上对其价值生成的重新定位思考,即从价值哲学这一领域寻求其存在问题的根源,力求从这一角度去认识并探索能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规律、途径及机制。最终重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用。探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客观的实践意义。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还廓清了人们对此的误解,不仅加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而且还促进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本文首先就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明确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一般理论之后,主要对价值主客体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实质就在于价值的创造和转化。本文先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根源入手,就主体根源、客体根源、介体根源、环体根源四个维度来分析,进而再就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主要探讨价值生成的内在、外在、中介条件,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生成过程,以及创生、动力、保障等机制的建构。通过以上基础性分析,创造性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基本规律--“适应超越律”和具体的主体规律、客体规律以及介体规律,进而探析了价值生成的基本途径--实践、根本途径--接受与选择以及具体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