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联合超声Graf静态测量法和股骨头直径测量法对6月龄以内婴儿的髋关节发育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探讨该方法的临床价值,以期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髋关节超声检查的6月龄以内婴儿898例(共1796个髋关节)(年龄1~180天,中位年龄76.5天),其中新生儿462例(共924个髋关节)(年龄1~30天,中位年龄7天),余为临床体格检查怀疑DDH者436例(共872个髋关节)。分析性别、侧别、分娩方式和是否足月生产这四种观察指标对DDH致病的影响。对所有研究对象行髋关节超声检查。采用Graf法测量α角、β角,通过髋关节冠状切面和股骨头横切面测量股骨头软骨直径。结合骨性髋臼、骨缘区、软骨性髋臼的形态,α角、β角测值以及婴儿年龄,按照Graf诊断标准对髋关节进行分型。将α角、β角、股骨头直径与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分析骨化中心出现时间与α角的相关性。得出本研究DDH的超声检出率,对各月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分别统计分析健康组和DDH组的α角、β角、股骨头直径范围,比较各月龄α角、股骨头直径在两组间的差异。统计各分型接受复查的髋关节个数,临床给予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时间。分别比较α角、股骨头直径在治疗恢复组和健康组间的差异。 结果: ⑴男、女DDH发病率不同(P<0.01),性别是发病的影响因素。侧别、分娩方式和是否足月生产不是DDH致病因素(P>0.05)。⑵α角与年龄呈正相关,r=0.36(P>0.01);β角与年龄呈负相关,r=-0.164(P<0.01);股骨头直径与年龄呈正相关,r=0.55(P<0.01)。骨化中心出现时间与α角大小无相关性(P>0.05)。⑶DDH的检出率为10.91%, DDH总检出率的95%置信区间为(10.91±1.44)%。各月龄DDH检出率不全相同(P<0.05)。0~1月龄DDH检出率最高,为5.07%。⑷健康组α角、β角及股骨头直径的正常范围分别为(66.00±4.14)度、(44.92±8.83)度、(18.01±1.83)mm;DDH组分别为(55.50±4.29)度、(47.03±10.22)度、(17.10±2.13)mm,α角、股骨头直径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⑸接受复查的髋关节共121个,I型56个,IIa型42个,IIb型14个, III型和IV型共9个。I型髋关节均无干预。IIa型中24个新生儿髋关节未接受干预,4周后恢复;8个1~3月龄的髋关节行外展操锻炼,4周后恢复;9个髋关节经外展操锻炼4周无明显改善后转pavlik吊带治疗,4~8周恢复;1个髋关节在随访中丢失。IIb型中6个髋关节行外展操治疗,4周后恢复;8个髋关节经外展操锻炼4周无明显改善后转pavlik吊带治疗,4~8周恢复。III、IV型中4个髋关节经pavlik吊带治疗8~10周恢复;5个髋关节经pavlik吊带治疗4~6周后未见明显改善,转为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治疗8~12周后拆除石膏,继续外展支架维持至学龄前。⑹α角、股骨头直径在IIa型和IIb型髋关节经外展操治疗后的恢复组与健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角、股骨头直径在III型和IV型髋关节经pavlik吊带治疗后的恢复组与健康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①α角、β角是诊断DDH疾病和反映DDH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②股骨头直径是评估股骨头发育情况的较为客观的定量指标。③超声对髋关节的分型诊断与疾病的治疗方式密切相关。超声Graf静态测量法联合股骨头直径测量法有望为DDH疾病的评估提供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