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Wilson病脾脏病理形态学,细胞免疫指标的表达以及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状况,了解WD脾切除患者脾脏免疫指标与中医辨证之间的相关性,了解WD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行脾脏精准切除术后脾脏相关指标免疫指标及脾组织内铜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机制。方法:1.标本收集对象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于2015年04月~2016年12月期间确诊的WD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20人,患者都需符合全脾精准切除术的手术指征,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收集该组脾脏标本2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对WD患者行西医的临床分型、Goldstein分级,运用中医四诊合参,对WD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对照组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满足行脾脏精准切除术,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术后留取脾脏标本16例。外伤后脾破裂组为外伤导致脾破裂后行脾切除术的患者,该组患者术前体检指标均正常,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收集脾脏标本20例。2.将脾组织制作成冰冻切片行HE染色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Wilson病患者脾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3.使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各组脾组织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相对表达水平。4.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水平。5.采用“原子发射广谱法”测定检测各组内脾组织铜、锌、铁微量元素的含量情况。6.分析各组之间免疫指标的差异。结果:1.各组脾组织的形态学特点WD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脾脏形态观察(冰冻切片制作后HE染色)脾脏被膜结构明显,红髓、白髓边界尚清晰,数量上白髓与外伤后脾破裂组比较不存在明显的改变,白髓可见淋巴细胞聚集;红髓中脾索数量较外伤后脾破裂组略有减少;脾小梁结构多不规则,不完整。(200倍镜下视野)。巨噬细胞数量较正常组织略有增多,偶见个别细胞形态异常(400倍镜下视野)。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亢患者脾脏形态观察(冰冻切片制作后HE染色)脾脏被膜结构明显,红髓、白髓界限不甚分明,红髓内脾索结构明显减少,视野内满布炎症细胞浸润,脾小梁结构不完整,形态不规则(200倍镜下视野)。视野内炎细胞浸润严重(400倍镜下视野)。外伤后脾破裂组患者脾脏形态观察(冰冻切片制作后HE染色)脾脏被膜被膜结构明显,红髓、白髓界限分明,白髓中可以看见大量的淋巴细胞;红髓所在区域有分布的脾索及大小不等的脾窦(脾血窦),被膜附近可以观察到脾小梁完整呈条索状,小梁静脉偶见(200倍镜下视野)。白髓中聚集着的大量淋巴细胞形态正常(400倍镜下视野)。2.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脾组织内G-CSF、TGF-β1的蛋白定量表达三组间G-CSF/GAPDH在脾组织内的相对表达量不具统计学意义(p值=0.076,p>0.05)。三组间TGF-β1/GAPDH在脾组织内的相对表达量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0.005,p<0.01):外伤后脾破裂组脾组织TGF-β1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WD合并脾亢组和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WD合并脾亢组与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亢组脾组织内TGF-β1相对表达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0.310,p>0.05)。3.ELISA法检测各组脾组织内IL-8、IL-18、TNF-α的表达量三组间IL-8在脾组织内的表达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0.008,p<0.01):外伤后脾破裂组脾组织IL-8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WD合并脾亢组、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WD合并脾亢组与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亢组脾组织内IL-8的表达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0.472,p>0.05)。三组间IL-18在脾组织内的相对表达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41,p<0.05):WD合并脾亢组脾组织IL-18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外伤后脾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45,p<0.05),而WD合并脾亢组与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亢组、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亢组与外伤后脾破裂组脾组织IL-8的相对表达量无差异性,不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09、0.718,p>0.05)。三组间TNF-α在脾组织内的相对表达量不具统计学意义(p值=0.667,p>0.05)。4.各组脾组织内微量元素的检测三组间脾组织内Cu的含量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值=0,p<0.01):WD合并脾亢组脾组织Cu含量高于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亢组、外伤后脾破裂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而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亢组与外伤后脾破裂组脾组织内Cu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值=0.733,p>0.05)。三组间脾组织内Zn的含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886,p>0.05)。三组间脾组织内Fe的含量有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0.005,p<0.01):WD合并脾亢组脾组织Fe的含量高于外伤后脾破裂组(p值=0.04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亢组脾组织Fe的含量高于外伤后脾破裂组(p值=0.01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D合并脾亢组与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亢组脾组织Fe的含量无差异性,不有统计学意义(p值=0.7744,p>0.05)。5.WD合并脾亢组各指标的中医证型比较WD合并脾亢组各中医证型脾组织内检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69、0.340、0.469、0.627、0.052、0.155、0.303,p>0.05)。结论:1.WD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脾脏形态观察,红髓中可以观察到脾索数量较外伤后脾破裂组减少;巨噬细胞数量较正常组织略有增多,偶见个别细胞形态异常;脾小梁结构多不规则。2.WD合并脾功能亢进组脾组织内TGF-β1、IL-8相对表达量高于外伤后脾破裂组,IL-18相对表达量低于外伤后脾破裂组,提示患者存在免疫紊乱状态。3.WD合并脾功能亢进组脾组织内Cu明显高于外伤后脾破裂组及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亢组,提示脾脏也是WD铜沉积的靶器官之一。WD合并脾亢组与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脾亢组脾组织内铁含量都超过外伤后脾破裂组,提示WD患者存在铁代谢异常。4.WD合并脾功能亢进组各中医证型脾组织内检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