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酸盐、亚硒酸盐类无机功能材料由于在非线性光学、发光、电化学、磁性等领域的重要应用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本文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两种新型磷酸盐AZnAl(PO4)2(A=Na,K,Rb)和亚硒酸盐MBi(SeO3)2(H2O)Cl(M=Co,Ni,Cu)无机功能晶体材料,分析了它们的晶体结构,研究了它们的光、电、磁等方面的性质和潜在应用。结果总结如下:1、磷酸盐AZnAl(PO4)2(A=Na,K,Rb)晶体体系。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ZnAl(PO4)2和KZnAl(PO4)2,采用水热法合成了RbZnAl(PO4)2。NaZnAl(PO4)2结晶于三斜中心对称空间群P-1(No.2)中,Z=2,其晶胞参数为a=8.2050(9)?,b=8.8142(9)?,c=9.4997(10)?;KZnAl(PO4)2和RbZnAl(PO4)2为同构化合物,均属单斜晶系中心对称空间群C2/c(No.15),Z=8,其晶胞参数分别为KZnAl(PO4)2:a=13.2906(7)?,b=13.1956(8)?,c=8.6660(5)?和RbZnAl(PO4)2:a=13.3534(12)?,b=13.1741(12)?,c=8.9333(8)?。该体系晶体的主要结构特征是它们均具有由ZnO4,AlO4和PO4四面体通过共享氧原子形成的三维隧道框架结构,碱金属离子分布在隧道结构中。有趣的是,通过对比AZnAl(PO4)2(A=Na,K,Rb)的晶体结构,可以发现由于碱金属的阳离子尺寸效应,结构对称性显示出从Na到K(Rb)逐渐升高的趋势。除单晶结构外,我们还对它们的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紫外、红外、热稳定性和导电性等。为了拓展磷酸盐的应用范围,我们对AZnAl(PO4)2(A=Na,K)进行了稀土掺杂实验,探索其在荧光材料领域的可能应用。2、亚硒酸盐MBi(SeO3)2(H2O)Cl(M=Co,Ni,Cu)晶体体系。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三例亚硒酸盐同构化合物,利用单晶X射线测定了晶体结构。它们均结晶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Z=8。晶胞参数CoBi(SeO3)2(H2O)Cl:a=14.0563(0)?,b=7.5815(2)?,c=14.9961(5)?;NiBi(SeO3)2(H2O)Cl:a=14.0827(4)?,b=7.5752(24)?,c=14.8604(4)?和CuBi(SeO3)2(H2O)Cl:a=14.5757(5)?,b=7.3706(2)?,c=14.6563(5)?。它们的结构特征是具有二维交叉隧道的三维框架拓扑结构,相邻的两个CoO5Cl八面体通过共边方式连接成Co2O8Cl2二聚体,该二聚体将二维[Bi(SeO3)2]∞层桥连在一起形成化合物的三维晶体结构。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测试表明三个化合物为宽禁带半导体,带隙分别为3.7eV,3.5eV和3.2eV;变温磁化率测试表明三个化合物均为高自旋态反铁磁材料,相变温度分别为6K,18K和5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