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民土地被征收,而且这一势头将持续。失地农民游离在农村和城市之中,逐渐成为边缘化弱势群体。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保障,从各方面来讲,当他们的土地被征收,应该得到合理的补偿,但是,在现实中,并非如此,在经济补偿方面,他们遭受到重大的损失,补偿标准低,而且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后续问题,如就业、养老、医疗等。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社会正常秩序难以得到保证。如今,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许多缺陷,土地征用制度和农土产权制度也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与缺陷无疑给失地农民雪上加霜。在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制度总与当地GDP挂构,再加上有些地方政府官员自身素质不高,他们为了自己利益,不惜牺牲农民利益,大肆与企业勾结,以低价征收土地,再以高价卖给企业,赚起中间差价,失地农民上访无果,求助无用。失地农民问题不单纯是失地农民自身问题,也是社会进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在其他国家同样出现过,它已衍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的问题仅仅依靠失地农民自己是不可能解决的,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构建中承担主导性角色。本文先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进行鲜明的阐述,然后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根源进行深入的剖析,从改革政府考核标准、提高补偿标准、加强农民法人主体地位、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农地产权制度、利益表达机制、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发展当地经济等方面入手,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参考别人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措施。现如今,有一小部分这样的情况,农民通过被征收土地,获得大量补偿。为防止这种“暴富圈”、收入差距过大等现象的发生,我们制定的措施应该是公平合理的、符合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本文采用走访与文献研究法相结合方法,通过对南昌县XX村实地考察,走访相关职能部门,查阅有关文献,对资料的进行搜集、整理、筛选、吸收,了解南昌县XX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在借鉴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采用问卷调查与小组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发放问卷给失地农民,让他们回答相关问题,然后再对答案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最后开设小组座谈,听听他们的心声,对于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让他们畅所欲言;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国内外有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其他地方的社会保障措施与实地调查,保证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文章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为本文理论部分,阐述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及相关理论,为以下部分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XX村及失地农民情况进行介绍;第四部分阐述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偏低;安置方法单一,失地农民长远利益被忽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措施尚未健全;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就业面临巨大挑战;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资金缺口大;第五部分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主要有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标准欠缺;失地农民利益表达与沟通渠道的虚设与堵塞;土地征用和产权制度存在缺陷;失地农民养老、医疗、就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第六部分为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主要有建立以社会保障覆盖率为主要的政绩考核指标,明确相关的奖惩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当地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第七部分为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