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幸福感,是从人的发展角度理解与诠释幸福,强调了人的潜能实现与人的发展。中学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因此,研究中学教师的心理幸福感,对教育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意义。考察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社会支持与安全感对它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中学教师心理幸福感、领悟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现状,以及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安全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充实心理幸福感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为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本研究抽取石家庄市内15所中学476名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Zimet等编制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丛中、安莉娟编制安全感量表三个量表为调查工具。 研究结果表明: 1中学教师心理幸福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在自主性上差异显著,男教师高于女教师。 2不同收入的中学教师在自主性、生活目标、自我接纳、家庭外支持、社会支持总分、确定控制、安全感总分上收入差异显著,月收入1500元以上的中学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中学教师。 3不同类型学校中学教师在心理幸福感、社会支持和安全感及其各个因子上学校差异均不显著。 4领悟社会支持、安全感与心理幸福感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5以家庭内部支持、家庭外部支持、人际安全、确定控制为自变量,心理幸福感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四个自变量均进入回归方程,对心理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以人际安全的预测力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