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R2,NLRP3在钩端螺旋体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钩端螺旋体(钩体)分为致病性问号钩体和非致病性腐生型双曲钩体两类。钩体病是由致病性的钩体引起的一种广泛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猪、马、牛、羊以及人类都可感染此病,引起发热、黄疸、流产甚至死亡,给我国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到目前为止,钩体病的详细发病机理还不能被完全阐明。钩体侵入动物体后,能迅速扩散至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对病原菌识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研究宿主天然免疫系统对钩端螺旋体的识别及反应机制,对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钩体能够激活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TLR2和TLR4,也可以激活胞内的模式识别受体——NLRP3。TLR2,TLR4的激活能启动核转录因子Nf-κB和MAPK信号通路,使细胞因子IL-1β,IL-6,TNF-a等大量表达。而NLRP3炎性体的激活需要两个信号,第一个信号是TLRs介导的炎性细胞因子转录合成,第二个信号是通过与接头蛋白ASC结合,并招募Pro-caspase-1形成为―炎性小体‖的复合物,激活caspase-1,从而对Pro-IL-1β等底物进行切割,使其成熟并释放到胞外。应用小鼠基因缺陷模型,已经发现缺陷TLR4或同时缺陷TLR2和TLR4的小鼠感染钩体后迅速死亡,但对于金黄地鼠及其他敏感动物来说,他们体内并不缺陷TLR2和TLR4,这些敏感动物在钩端螺旋体感染过程中,其体内的TLR2和TLR4到底发挥了怎样的功能还不清楚。由于钩体可以迅速穿透细胞膜,进入胞内,那么除NLRP3以外,胞浆中的其他炎性体是否也能识别侵入胞内的钩体呢?耐受动物与敏感动物感染钩体后,这些受体的作用是否也有差异?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将进一步揭示钩体的致病机制,为开发新的靶向防控生物制剂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因此,本论文从先天免疫识别受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钩体感染的两种动物模型——金黄地鼠敏感模型和小鼠耐受模型,探索TLR2、TLR4以及胞内炎性体(NLRP3、NLRC4)在钩端螺旋体感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进而探究以调节TLR2,TLR4及NLRP3、NLRC4炎性体信号通络为靶点的药物在抗钩端螺旋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钩体感染后,金黄地鼠体内TLR2的表达要明显滞后于BALB/c小鼠,而TLR4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TLR2前期不表达或不激活可能是金黄地鼠对钩体易感的原因。为了验证上面的假设,TLR2缺陷的C57小鼠被用来接种钩体,同时,用TLR2的激动剂Pam3CSK4来治疗感染钩体的金黄地鼠,发现TLR2缺陷加重了小鼠感染钩体后的病理变化,相应的,应用TLR2激动剂Pam3CSK4则提高了金黄地鼠感染钩体后的存活率,表明TLR2的前期激活能有效控制钩体感染。为进一步探索TLR2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分析比较了TLR2下游的细胞因子在两种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差异,并检测了IL-10/TNF-α比值在野生型和TLR2缺陷型C57小鼠中,以及Pam3CSK4处理的金黄地鼠中的变化情况。发现TLR2的表达与IL-10有一定的协同性,并通过细胞实验进一步证明钩体引起的IL-10表达是由TLR2介导的。以上实验结果表明,TLR2的激活能有效控制钩体感染,该过程可能是通过提高IL-10水平或IL-10/TNF-α比值来实现的。对比金黄地鼠和C57小鼠感染钩体后NLRP3和NLRC4基因的表达差异,发现金黄地鼠中NLRP3的表达明显滞后于小鼠,而NLRC4在两种动物感染前期都不表达,后期表达差异不大,表明NLRP3的差异表达可能是造成小鼠和金黄地鼠模型不同转归的原因。随后,应用NLRP3缺陷的C57小鼠,发现虽然野生型和NLRP3缺陷小鼠感染钩体后存活率没有差异,但NLRP3缺陷鼠体内的钩体量更低,组织病理变化更缓和,并且器官中IL-1β的水平与体内钩体量不相关,提示NLRP3缺陷后对钩体清除作用的加强并不依赖下游的IL-1β。为进一步证明以上观点,提取NLRP3、NLRC4、Caspase-11、Caspase-1-11缺陷的C57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进行感染实验,发现钩体引起的IL-1β主要依赖NLRP3炎性体,应用双醋瑞因(IL-1β抑制剂)来治疗感染钩体后的C57小鼠和金黄地鼠,却没有提高感染钩体后小鼠和金黄地鼠的存活率,而且也没有降低小鼠体内的钩体含量,表明NLRP3缺陷后对钩体清除作用的加强并不依赖下游IL-1β的降低。NLRP3除介导IL-1β的成熟外,还能影响细胞自噬,NLRP3缺陷后对钩体的清除作用的加强是否依赖于细胞自噬水平的提高呢?本实验中NLRP3缺陷明显提高了C57小鼠肾脏的自噬水平。尽管金黄地鼠感染钩体后NLRP3的表达滞后于C57小鼠,但体内自噬水平并没有升高,反而远远滞后于C57小鼠,以上实验结果表明,NLRP3缺陷能加速体内钩体的清除,该过程可能是通过提高细胞自噬水平来实现的。为了进一步验证TLR2和NLRP3在控制钩体感染过程中的作用,选择当前治疗钩体病的首选药物--多西环素进行了体内体外验证。发现多西环素在治疗钩体病时,除发挥一般的抗菌作用外,还能特异性的抑制IL-1β的表达和分泌,并且能够提高宿主TLR2的表达,同时抑制NLRP3的表达,进一步研究表明,多西环素还抑制了TLR2下游的NF-κB和MAPK信号通路,并且抑制了NLRP3炎性体激活的Priming阶段,以上结果通过多西环素间接证明,提高TLR2,抑制NLRP3,有助于钩体病的治疗。综上所述,TLR2和NLRP3在钩体感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TLR2的激活能有效控制钩体感染,该过程可能是通过提高IL-10水平或IL-10/TNF-α比值来实现的。NLRP3缺陷能加速体内钩体的清除,该过程可能是通过提高细胞自噬水平来实现的。多西环素提高了钩体引起的TLR2的表达,同时抑制了NLRP3的表达及NLRP3炎性体激活的priming阶段。提示应用能够提高TLR2,抑制NLRP3表达的药物可能有助于钩体病的治疗。
其他文献
为了解人为采伐活动形成的林窗对马尾松低效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以39 a生的马尾松人工林7种不同大小林窗(G1:100 m2、G2:225 m2、G3:400 m2、G4:625 m2、G5:900m2
对南昌西站、南站部分股道的整体道床病害作了分析,并对南货1道的整体道床病害整治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介绍.
本文从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以宏观管理同微观管理相结合为目标,从信息管理、计划管理及施工过程评价与控制三大方面,综合考虑工期、资源、成本三大指标,对公路工
绘制技术是将几何模型转变成我们视觉上清晰直观图像的手段,它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基于图像的造型和绘制技术由于对场景几何复杂度依赖性较小,且能在普通的硬件平台上实现复杂
一百多年来西方外语教学界流行着几十种外语教学方法,但对我国外语教学影响较大的有几种。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特征,它们被划分为对立的两大派别——理性派和实证派。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祛白汤内服治疗气血不和型白癜风患者皮损面积的变化,并检测治疗前后气血不和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液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从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来验证
本文通过对我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发展的回顾及选取中、英、美、澳四国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从其课程发展、课程定位及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总结出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尿毒症患者毒素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对80例病例资料完整的尿毒症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入选患者依据
目的:观察四黄痔疮膏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便时疼痛、肛缘水肿、便血、渗液、创面愈合率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新生肉芽组织中羟脯胺酸含量,旨在缩短混合痔术后恢
研究淫羊藿苷(ICA)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以o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