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操纵理论看林译小说中的创造性叛逆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不再关注译文和原文的对等,而是采用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对译作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译作对目的语文化的影响进行分析。文化学派的学者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重写,也是一种文化操纵,所有的翻译都意味着处于某种目的而对原文某种程度上的操纵。比利时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是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操纵翻译活动的三个要素: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将翻译置于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审视,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原文中心”转入“译文中心”,因而对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林纾是晚清时期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之一,同时他也是中国翻译史上最为独特的一位翻译家。他不懂任何外语,却通过笔录他人口述的方式翻译了180多部外国文学作品。他的译作以小说为主,他的这些翻译小说被后人称为“林译小说”。林译小说虽然充满了对原著的增添、删节和改写,但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在以原文为中心的传统翻译观盛行时期,很难对林译小说中的创造性叛逆进行客观全面的研究。而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的出现,则为客观地研究创造性叛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即以此视角探讨林译小说中的创造性叛逆。本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中西传统的翻译忠实观、实践中的叛逆性翻译,从而引出创造性叛逆的概念、产生原因及表现形式,最后对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进行分析。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的操纵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概念。第三章则是本文的重点,作者介绍了林纾在翻译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晚清时期的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列举出林译小说中的创造性叛逆的实例,并运用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分析了林纾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是如何操纵他的翻译活动的。本文以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为理论依据,对林译小说中的创造性叛逆进行分析,为全面公正地评价林纾及林译小说提供了佐证。而作为一种描述性的翻译理论,操纵理论可以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英语词汇长期困扰着中国成人英语学习者。词汇问题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着巨大的影响。鉴于此,英语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深入研究成人学生的词汇学习过程,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并
英语介词属于功能词,它将名词、代词和名词性短语与句子中的其它成份连接起来,构成句子。其最初的功用是表示物体之间的方位关系,后来逐渐演进到表示时间。方位介词逐渐成为
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是我国科研工作者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展示科学研究成果、获得价值认可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大多数国际学术期刊用英文发表论文,而对于以汉
本研究旨在探讨音位重复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块记忆中再现和再认的影响,其理论基础是注意理论、特殊性假设理论、注意力资源模型理论和记忆理论。本研究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