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杨柳科为例叶绿体基因组组装分析流程管理平台开发及应用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tc_yz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器基因组是比较基因组学、系统发育学、群体遗传学等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与核基因组相比,细胞器基因组较小,序列为单拷贝、多为母系遗传,不存在基因重组等问题,且序列高度保守,在植物系统发育、起源进化研究中占有独特优势,是植物系统发育研究最常用的有效信息来源。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大量的植物开展了基因组测序研究,基因组测序数据中包含了细胞器基因组的序列,利用这些序列可拼接出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在本文中,(1)作者设计开发了利用基因组测序数据中来源于细胞器基因组的序列,组装和分析植物细胞器基因组的用户友好型平台。(2)以疏花柳为例,利用建成的平台完成了疏花柳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和分析,并进一步对17个柳属树种进行了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对开发平台的应用进行了展示。(3)论文进一步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双子叶植物,对利用叶绿体基因组信息研究双子叶植物的系统进化进行了探讨。具体结果如下:一、植物细胞器基因组分析平台开发1.植物细胞器基因组组装平台提出一种新的、有效的组装策略并成功组装多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使用三代测序数据构建Reads库,参考保守基因序列确定种子Contig序列,基于组装反馈机制实现序列延展,得到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最后,参考近缘物种基因组完成组装完整度检验并提供可视化结果。2.杨柳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对比分析平台杨柳科叶绿体基因组及CDS序列自动化分析平台包括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分析、CDS结构分析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功能。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分析包括基因组大小变异分析,GC含量对比及编码蛋白基因数量差异统计功能。CDS结构分析实现CDS序列提取、编码区长度变异和内含子丢失分析。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包括GC1-3s及GC含量分布、中性作图、ENC作图分析。平台提供两种RSCU分析方式:单物种RSCU分析和物种间RSCU对比分析,分析结果以可视化方式呈现。3.在线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分析平台在线数据分析工具实现SSR分析、密码子偏好性分析、m VISTA注释文件格式转换和共线性做图四个功能。二、平台在疏花柳叶绿体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1.疏花柳叶绿体基因组组装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借助于该分析平台,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完成疏花柳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的组装、注释和特征解析,阐明疏花柳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结合己有叶绿体全基因组数据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和系统发育分析。组装结果表明,疏花柳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5,026bp,共编码130个基因,基因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保守,其中inf A基因推测可能为假基因。疏花柳叶绿体基因组共有18个基因含有内含子,其中3个基因含有2个内含子。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发现疏花柳叶绿体基因偏好于以A/T碱基结尾的密码子。ENC值分析表明疏花柳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性较弱。中性作图和ENC-plot分析均表明疏花柳叶绿体基因的密码子偏性受选择的影响较大,但同时基因长度,碱基组成,突变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疏花柳的叶绿体基因组SSR以单碱基重复为主,同时高SSR密度区域可用作生物标记。编码基因共线性分析和叶绿体全基因组比对分析均表明疏花柳叶绿体基因组未发生重排。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疏花柳和四子柳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2.柳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对柳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对比分析,发现柳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共编码115-134个基因,部分物种丢失lhb A基因,inf A基因在部分植物中为假基因,而大部分物种丢失ycf15基因。柳属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对比发现IR区序列变异最低,LSC区的变异程度最高,编码基因变异低于基因间隔区,内含子碱基变异低于编码序列,LSC和SSC的pi值明显高于IR区域,贡献的简约信息位点明显多于IR区域。IRs区的收缩和扩张分析发现所有柳属植物的IRa-LSC边界没有基因跨越,有13个物种IRb-LSC边界位于rpl22基因内部,trn H基因落在IRa-LSC边界的下游。柳属植物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的ka/ks比值介于0.8933~0.25之间,密码子偏好于A和T结尾,SSR主要为多聚A/T组成,大部分基因具有较低的Ka以及Ks,并且acc D基因表现出最大的正选择效应,说明该基因受到强烈正选择,为近期正在快速进化的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和LSC序列构建的发育树将Salix interior、Salix tetrasperma、Salix chaenomeloides和Salix paraplesia聚为一支。SSC、IRs、编码区和非编码区都支持Salix triandra独立分为一支,但可信度较低。基于非编码区和叶绿体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关系较一致,后者在大部分分支的支持率上略高于前者。三、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双子叶植物系统发育分析为揭示不同功能、不同选择压和不同核苷酸替代率的叶绿体基因组编码基因对双子叶植物系统发育树构建的影响,依据功能蛋白编码基因分组、选择压分组和核苷酸变异率分组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基因的功能、总核苷酸替代速率和自然选择压大小均影响该基因在系统进化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的增长,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升森林培育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森林多种效益和功能的最大化,对于满足人类生态需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快速、实时、精确地获取林分结构和林木生理参数是实现森林高效精准培育和可持续经营的重要前提,也是研究森林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基础内容。传统的森林林分结构和林木生理参数的获取主要是通过林分实测和实验室观测等来进行,但其通常成
智慧课堂作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是教育实践与全媒体技术深度融合的课堂形态。"智慧课堂"能够贯通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融合教师、学生和教育媒介三大要素,生成管理、互动和评价三大支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智慧课堂,解读"智教、智学、智管"课堂教学智慧模式的育人逻辑,并分析了智慧课堂的生成机理,由此构建智慧课堂系统内在结构,促进智慧教学的发展。
阔叶材原木因其天然的色泽、优美的纹理和高强度的力学性能,成为家装业和建筑业的理想原材料。阔叶材原木的质量随树种、产地、甚至同一树木的不同部位变化较大,其内部缺陷(如空洞、腐朽、内裂等)直接关系到木材潜在的等级和价值,并影响其利用率。原木质量精准检测通常包括多阶段的质量分等和精确的缺陷检测,因此,在采伐区开展木材质量检测与分等,便于木材快速分流,节约运输成本;同时,在制材厂精准检测木材缺陷,有利于优
森林公园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风景林是森林公园的物质基础。但我国现有的大多数森林公园是在以提供木材为主要经营目的的国有林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大大牺牲了对风景林色彩视觉效果的考虑。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如何在协调风景林多种功能的基础上,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需求,成为城市森林公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景观色彩作为风景林康养重要的组成要素,提升景观色彩质量对森林康养游憩基地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往的景观
昆虫作为一种变温动物,高温胁迫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带来平均气温的升高和高温事件的频发,给昆虫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昆虫逐步形成了一套基于行为、生理生化及遗传上的应对高温的响应机制。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我国南方松林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我国重大检疫性森林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对我国森林资源从经济上和生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森林生物量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衡量森林固碳能力、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结构功能的重要指标,是判断森林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的重要标志,也是表征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价值、评估森林碳平衡的重要参数。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区域和全球森林
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Lindley)Loudon)隶属蔷薇科(Rosaceae)樱属(Cerasus Miller),为十分重要的观赏樱花种质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中西部及东部地区,朝鲜半岛以及日本也有分布。由于山樱花分布广、变异大且分类观点不一致,对其群体间变异及与近缘种的亲缘关系界定存在较大的争议。论文以山樱花野生种群以及近缘种做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标记与分子标记手段进行
香樟齿喙象Pagiophloeus tsushimanus是2014年首次报道的中国新纪录蛀干害虫,目前上海市各行政区的香樟林已受到该虫的严重为害,且存在扩散蔓延的趋势。由于该虫的幼虫期都“潜伏”在香樟树干里,具有活动隐蔽、破坏性强及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严重影响了香樟的正常生长。对于有效防控香樟齿喙象的技术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尤其是基于引诱剂的监测防控技术。香樟齿喙象的寄主植物为香樟Cinnamom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景观中的重要碳汇之一,对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生态系统在未来碳吸收能力的变化模式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植物物候作为评估植物生长发育状态的重要指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吸收/排放速率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开展不同时空尺度的森林生态系统物候特征的研究,有助于理解陆地表面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耦合关系,对于科学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木材是一种理想的建筑材料,但由于其设计强度较低,且受拉时易发生脆性破坏,因此木结构建筑的设计跨度和使用范围被限制。为了扩大木结构的应用范围,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材料的性能优势,使其向“大跨、高耸、轻质”的方向发展,木材可通过与其他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实现理想的结构性能和美观的外形。钢材是一种接近于理想弹塑性的材料,强重比高,适合作为受拉构件使用。但对于受压区的构件而言,如果应用不当,很可能发生局部屈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