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碳纤维应用于燃烧烟气中CO2脱除的基础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04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研究活性碳纤维吸附CO2性能,主要探索活性碳纤维的微观结构与吸附特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加载乙醇胺的方法提高材料对CO2脱除性能,研究不同条件下新型固定化吸收剂对CO2的吸收和再生分离性能。   本文采用4种商业活性碳纤维为材料进行CO2吸附的实验研究。为考察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分别采用N2吸附法、Raman光谱分析仪、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活性碳纤维的孔隙结构、表面形貌和微晶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表征。采用热重分析方法对活性碳纤维CO2吸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实验研究温度范围(30~100℃)内活性碳纤维对CO2吸附是物理吸附过程,随着温度升高,吸附能力急剧下降;研究发现具有高微孔率的活性碳纤维具有高的CO2吸附能力;N2吸附测量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孔容等参数不能直接反映活性碳纤维吸附CO2的性能;而活性碳纤维表面的晶体缺陷结构有利于CO2的吸附。   利用石英管固定床反应器系统,对活性碳纤维加载醇胺的固定化吸收剂进行了CO2脱除的系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载MEA能显著提高材料对CO2脱除能力,50%MEA浓度为最佳加载浓度,75℃温度为最佳反应温度;随着CO2浓度的增高,CO2饱和吸收量呈线形增加关系;改变气体流量对CO2饱和吸收量没有影响,气体流量只是影响吸收反应的速度;混合气中O2存在条件下大大削弱CO2的脱除能力,NO对CO2脱除影响很小;对吸收剂解吸效果研究表明,在120℃、800 ml/min条件下解吸效果最佳;随着循环实验的进行,CO2吸收量逐渐减少,且相比第一次,第二次循环实验CO2吸收有显著降低,之后变化不明显。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各因素对CO2吸收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CO2脱除影响程度为:MEA浓度>O2含量>反应温度>NO含量。
其他文献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以脑内神经元损伤及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学特征包括神经纤维缠结及脑内淀粉样沉
本研究工作制备了四种新型的质子导电膜,包括:Nafion/磷硅玻璃质子导电玻璃膜、离子液体/多孔SiO2质子导电玻璃膜、PEI-PCFG/磷硅玻璃/PEI-PCFG超薄自支撑质子导电膜和Nafion
本课题以茶叶为研究对象,将红外光谱法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利用茶叶的中红外光谱建立了一套基于投影显示法的茶叶种类的判别方法,实现了对茶叶种类的鉴别。本课题共收集全国名茶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H5N1亚型自1997年香港爆发后重挫全球经济,威胁公众健康。AIV H5N1的高致病性和高变异性给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带来极大的困难。为
学位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装置,随着发动机技术和性能不断提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劣,很容易出现旋转失速和喘振故障,严重威胁飞行安全。因此,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
混流式水轮机顶盖取水作为水电站技术供水方式的一种正被逐渐推广应用。顶盖取水是将顶盖止漏环与转轮止漏环间不作功的泄漏水作为技术供水的水源,具有节能、清洁环保、安全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蓄热式燃烧技术,具有极限余热回收和超低污染物排放的双重优点,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燃烧技术之一,在钢铁冶金、玻璃、陶瓷、水泥等行业
本文以低参数微型汽轮机为研究对象,对适用于炊事挂车系统的低参数微型向心汽轮机进行了开发研究。用其将挂车系统过剩的低品味蒸汽热能转化为机械动能并最终转化为电能,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