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国政府2005年提出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共享优质资源的方式,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无疑对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城市反哺农村、促进教育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国家对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投资是极为珍贵的,如何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如何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是关系到这项工程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
农远工程实施工作的核心,是设备设施和优质资源的普遍应用,是把“面向学生,进入课堂,用于教学”的工作要求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每一所农村中小学。因此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突出抓农远工程应用,保证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本文基于开封县的调查,对河南省农村远程教育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认为有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二)硬件正常运转的保障体系不健全,管理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三)农远工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不甚理想,没有达到期望中的效果。针对第一个问题,原因归纳为:1.受思想观念制约,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足;2.受经济条件限制,学科教师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不多;3.受应用环境影响,学科教师很难深入运用信息技术。针对第二个问题,原因归纳为:1.资金缺乏,不能保障硬件正常运转;2.技术教师排除故障的能力欠缺,硬件维修环节多;3.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足,难以保证农远工程的有效开展和实施。针对第三个问题,原因归纳为:1.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教育资源的应用;2.资源的特点和应用程序没有介绍和推广,影响教师使用教育资源;3.培训机制不健全,影响教师培训效果。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性策略:(一)健全硬建资源运转的保障体系,保证硬件设施正常运转。1.增加设备的运转维护经费,健全管理制度与资源共享机制;2.培训技术教师,组建专门的技术人员队伍;3.省级部门经常举办活动,促进农远工程的有效实施。(二)加强软件资源建设。1.资源开发应为教师教育服务;2.资源开发应与教材开发相统一;3.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的开发;4.资源的开发应符合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需求;5.努力把“资源库”建设成“知识库”;6.加强资源应用平台的开发。(三)加强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四)建立学习共同体,确保教师应用资源能力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