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乳制品行业已经进入了奶源、产品、渠道全产业链的网络化竞争时期,未来乳制品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在全产业链展开,乳制品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自2009年以来,原奶价格持续大幅度增长,对乳制品企业提出了巨大挑战,以往乳制品企业“没有一头牛”,单靠营销的策略已经难以维系。为了避免奶源的恶性竞争,乳制品企业开始大规模建设奶源基地,一方面有助于防止由于原料供给紧张,发生哄抬原奶价格的现象,进一步稳定原奶价格;另一方面更好的保证了原奶的质量安全。随着乳制品行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组织理论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的管理要求,日息万变的环境要求对组织的反应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对于一个新的环境,应该转换一个视角,从网络的的角度来分析组织。本文考虑我国乳制品行业具有的社会网络特征,建立了乳制品企业利润函数,然后从社会网络角度分析“奶站—奶农”社会网络的生成机制,并在Netlogo平台下进行模拟分析。论文具体研究工作如下:第一,论文考虑了原奶收购环节和商品销售环节。在原奶收购环节根据实际“企业—奶站—奶农”的合作方式,分别建立了企业收购原奶成本函数,奶站利润函数以及奶农利润函数,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一定限制条件。在商品销售环节,考虑了不同商品销售渠道,最终建立了企业成本利润函数。第二,介绍了无标度网络的形成机理,以及无标度网的重要统计性质。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生成了“奶站——奶农”的无标度网络模型,分析了奶站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构成,得到了奶站的实际平均成本的函数。第三,利用Netlogo编程,在假设一定的条件下分析了奶站的平均利润。最后得出结论,随着奶农的不断增多,奶站的固定成本被不断摊薄,当平均固定成本等于平均收益时,奶站获得最大利润。最后,总结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