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变化,分析该项指标变化与泵衰竭程度的关系,讨论血清胱抑素C与脑钠肽(BNP)、心脏超声心收缩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泵衰竭的评估意义。研究方法:本研究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术的病例234例,平均年龄60.15±11.54岁,其中男性患者174例,入选患者按照Killip分级分组,共分为两组,即Killip分级I级组(A组),Killip分级II-IV级组(B组),入选患者于入院当日急诊完善血常规、肾功能、血清离子(钾钠氯)、尿酸等血生化指标检查;次日清晨空腹完善肝功能、血脂系列、BNP、血清胱抑素C等血清学化验。入选患者24小时内完善心脏超声检查,研究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查阅既往病历,收集入选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血化验指标、心脏彩超心收缩功能参数、冠脉造影结果,所有数据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血清胱抑素C、BNP等血生化指标,冠脉造影结果及心收缩功能参数等变量间差异,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中浓度变化的意义;通过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BNP间相关性及两者ROC曲线,探讨该指标与BNP对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程度的评估意义。结果:1.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程度泵衰竭患者一般资料比较,B组平均年龄(63.10±11.67)岁大于A组(58.64±11.21)岁,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因素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既往病史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均未见显著差异;两组患者血生化指标比较,B组血清胱抑素C浓度(0.95±0.25)mg/l高于A组(0.86±0.18)mg/l,P<0.05;B组BNP水平(384.05±610.65)pg/ml高于A组(149.68±187.6)pg/ml,P<0.05;两组间低密度脂蛋白(LDL-C)具有显著差异(3.07±0.78 vs 2.83±0.74,P<0.03),余血生化学指标在两组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比较,发现病变血管支数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脏彩超收缩功能参数比较,发现A组患者射血分数(54.51±7.08)%高于B组(51.14±10.13)%,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两组间每搏量比较,A组(58.03±12.29)ml高于B组(54.16±14.12)ml,P<0.05,B组左室收缩末容积(56.20±25.42)ml大于A组(49.21±13.40)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BNP、心收缩功能参数等变量的相关性,血清胱抑素C与BNP呈正相关(r=0.487,P<0.01),与尿酸呈正相关关系(r=0.321,P<0.01);通过比较血清胱抑素C与心收缩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发现,血清胱抑素C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342,P<0.01),与每搏量呈负相关(r=-0.245,P<0.01),与左室收缩末容积呈正相关(r=0.25,P<0.01)。3.以急性心肌梗死后泵衰竭程度作为状态变量,分别对血清胱抑素C,BNP以及血清胱抑素C联合BNP做ROC曲线,血清胱抑素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3,BNP的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589,血清胱抑素C与BNP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612,血清胱抑素C的最佳界值是:0.925mg/L,此界值下血清胱抑素C对泵衰竭诊断的灵敏度是:55.7%,特异度是:73.4%;BNP最佳界值是:326.5pg/ml,此界值下BNP对泵衰竭的诊断的灵敏度是:27.8%,特异度是:92.9%,此外,本研究通过ROC曲线获得了血清胱抑素C对急性心梗泵衰竭评价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时的界值,当灵敏度是95%,血清胱抑素C的界值为0.56mg/l,此时特异度是:2.6%,当特异度为95%时,血清胱抑素C的界值为:1.19mg/l,而此时灵敏度是:13.9%,当血清胱抑素C联合BNP对泵衰竭评价时最佳界值下的灵敏度是:30.4%,特异度是:94.8%。结论:1.血清胱抑素C与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关系密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浓度越高,泵衰竭程度越严重。2.血清胱抑素C与BNP,射血分数,每搏量,左室收缩末容积具有相关性,与已知泵功能评价指标BNP相比,血清胱抑素C能够反映泵功能,两者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早期评估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