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力耦合作用对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i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汽车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而通过多材料混合使用实现汽车轻量化是解决当前所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铝合金、镁合金以及高强度钢等材料凭借其良好的轻量化效果,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实现不同材料之间的有效连接是多材料汽车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粘接结构能够在不破坏基材的同时提供一定连接强度,在异种材料特别是涉及CFRP的连接中扮演重要角色。胶粘剂及复合材料具有温度敏感性,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其力学性能。同时长期湿热环境可能导致粘接结构发生老化。除了外部环境影响外,车用粘接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受到交变载荷的作用,容易发生疲劳失效。而且在载荷持续作用下,粘接结构性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因此,研究温度、湿度及交变载荷单独或耦合作用对复合材料粘接接头性能的影响,提供有效的粘接结构失效预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新材料车身的粘接结构老化寿命预测方法研究(51775230)”,重点研究温度、湿度和交变载荷三种因素单独及耦合作用下的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老化规律和失效机理,探究单因素与多因素耦合影响之间内在联系,并解析耦合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胶粘剂化学特性与内聚力模型的复杂应力状态下粘接结构失效预测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六部分:第一、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Araldite?2015制作了CFRP/铝合金对接粘接接头。结合接头准静态拉伸强度测试以及CLSM(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扫描电镜)分析,研究CFRP表面粗糙度对粘接接头强度的影响。设计并加工专用试验设备,对粘接接头进行不同加载水平下的交变载荷老化试验,获得粘接接头失效强度变化规律,并结合失效形式分析,探究交变载荷对接头性能的影响机理。第二、在车辆粘接结构服役温度区间(-4080°C)内选择五个温度测点,进行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粘接接头准静态拉伸测试,研究接头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在各温度条件下对粘接接头进行老化试验,并结合胶粘剂及CFRP的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差示扫描量热)测试,分析接头温度老化机理。测试各温度点与交变载荷耦合作用后的粘接接头性能,并进行失效形式分析,研究耦合老化规律。采用直观、方差分析方法研究耦合工况中温度、交变载荷影响规律及程度。第三、对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分别进行温度循环、高温高湿和湿热循环三种工况下的加速老化试验,结合CFRP、胶粘剂的FTIR和DSC测试,以及失效形式分析,研究湿热环境对接头性能的影响机理。在环境老化工况中引入交变载荷作用,分别测试三种环境与交变载荷耦合老化后的接头失效强度,并进行失效形式分析,探究耦合工况下的接头老化规律与失效机理。采用方差分析,研究耦合老化中环境及交变载荷对接头性能的作用机制。第四、围绕环境温度、湿度对粘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分别对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进行不同温度,以及湿热老化不同时间的准静态拉伸及疲劳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温度,以及湿热老化不同时间接头疲劳性能变化规律,分别建立了应力-温度-断裂循环次数,以及应力-老化时间-断裂循环次数关系函数,研究环境对接头疲劳特性影响规律,为不同温度/湿热老化不同时间的粘接接头疲劳性能预测提供参考。第五、进行CFRP/铝合金对接、剪切粘接接头湿热老化试验和胶粘剂FTIR测试,获得接头失效强度以及胶粘剂官能团吸光度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通过相关性分析及曲线基本变换,建立各特征官能团与接头失效强度之间的量化关系。对各特征官能团吸光度数据进行权重组合,建立基于胶粘剂化学特性的老化后粘接接头失效强度预测方法。最后引入交变载荷影响,探讨一种适用于湿热环境与交变载荷耦合老化作用下粘接接头失效强度预测方法。第六、建立基于双线性牵引力-位移法则的粘接接头内聚力仿真模型,根据单一应力状态下的粘接接头失效强度预测函数确定退化因子,对内聚力参数进行修正,实现老化后的单搭接接头性能预测,从而建立基于胶粘剂化学特性及内聚力模型的复杂应力状态粘接接头失效预测方法。通过粘接接头Arcan试验建立老化前后的初始失效准则,并编写VUMAT子程序,将失效预测流程嵌入有限元分析软件,实现粘接接头失效过程的自动计算,对比不同初始失效准则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其他文献
原子和离子能级的自然辐射寿命、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等辐射参数是等离子体物理、原子物理和天体物理等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基本数据。各种大型地基望远镜和太空望远镜等天文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带来了大量前所未有的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高质量天体光谱,而这也为人们深入研究各类天体的结构、状态以及演化等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多年来,国内外研究组已经对大量的天体光谱进行了分析,然而,在被研究的各种元素谱线中,部分
本文以新的岩浆房模型为基础,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学、单矿物地球化学、数值模拟和热力学模拟等方法对大兴安岭中部索伦地区白音套海盆地的早白垩世岩浆房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刻画,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岩浆房演化模型。白音套海盆地位于大兴安岭中部,兴安地块南缘,为典型的晚中生代火山盆地,大面积出露早白垩世中酸性火山岩以及同时期的中酸性侵入岩,包括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和白音高老组,二长斑岩、花岗岩、花岗闪
三乙胺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生产原料,对于人体的皮肤粘膜和神经系统损伤很大。目前,对三乙胺的探测普遍存在响应过慢、选择性差、稳定性差等问题,亟需构建快速、抗干扰的传感器实现对三乙胺的精准监测。众多类型的传感器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安全稳定、使用寿命长,备受研究人员青睐,在三乙胺传感器中的占比逐渐增大。因此,对敏感材料的研究和优化尤为关键,合成出高效敏感材料,三乙胺检测过慢等问题就会有所改善。
设H为可分的复Hilbert空间,B(H)为H上有界线性算子全体构成的代数.H上的正交算子李代数定义为OC={X ∈B(H):CXC=-X*},其中C是H上的共轭算子.OC是有限维正交李代数的无穷维替代物;作为辛型Cartan因子,OC与Banach空间中有界对称域的分类有关,在JB*-triple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OC中的算子被称为C-斜对称算子,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利
傍河地下水开采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在激发河水补给以增大地下水补给资源量的同时,通过岸滤作用可有效去除源于河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提升地下水水质。但由于河水和地下水存在明显的物理和化学梯度,河水入渗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随着河水中富营养化及氮污染日趋严重,傍河水源地地下水也面临着潜在的氮污染风险。目前对于开采驱动下河水入渗补给地下水过程中的水动力、氧化还原和物质通量等条件如
智能化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环境感知是智能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实现安全的行驶任务,车辆需要搭载各类传感器(激光雷达,相机,雷达,V2X等)来对驾驶场景进行感知与理解,为后续决策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信息。然而,在结构化的城市道路场景中,行车环境复杂,人车混行,交通拥堵且容易形成遮挡,这些问题给环境感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道路边界是智能驾驶行车环境中的重要交通要素之一。在结构化道路中,道
虚拟学习社区是学习者以某种兴趣为基础,共同进行知识交流共享和再创造的在线社群化学习社区。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管理具有跨时空性、价值性、支中心化、共享化、个性化、创造性等特征。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管理模式,通过导入管理系统,促进知识转化;强化资源管理,整合优化知识;优化社区结构,激励成员参与,有助于改善社区的知识管理效率和效益。
本论文选取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和伏牛山地区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体(五仗山、花山、蒿坪、斑竹寺、伏牛山)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岩相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全岩Sr-Nd-Pb同位素以及单矿物磷灰石Nd同位素和锆石Hf-O同位素分析研究,厘定了研究区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年代学格架,探讨了研究区晚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源区性质和岩石成因,结合区域已
长芒苋(Amaranthus palmeri)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超级杂草,已在我国从南到北的多个点定殖,一旦大面积扩散势必会对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构成极大威胁。长芒苋在我国入侵点的纬度跨度大于其原产地北美洲的分布,探明其在我国不同纬度的地理种群的环境适应机制,对评估扩散潜能、建立早期监测预警等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同质种植园实验条件下,通过测定长芒苋不同纬度地理种群的生活史、形态及生
微纳米压痕测试技术由于具有快速测试,精度高和无需专门制作试样等特点,已逐渐发展成为材料微区力学性能测试的一项主流技术。但随着低温环境应用领域的迅猛发展,材料在低温严苛环境下的特性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常规压痕试验已无法满足测试需求,且现有低温压痕测试技术尚不成熟,进一步限制了对材料在低温下力学行为的研究工作。因此,发展低温微纳米压痕测试技术,对典型材料进行低温下的性能测试与调控,开展针对新现象与新规律